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妊娠相关蛋白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
目的:评价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对预测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预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老年NSTEACS患者455例,测定外周血PAPP‐A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值组147例(PAPP‐A≥23.5mU/L)和低值组308例(PAPP‐A<23.5mU/L),随访观察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PAPP‐A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结果随访12个月时,高值组复合......
作者:吴凡;张蔷;杜鑫;张宜青;万征 刊期: 2015- 11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药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服药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服药信念量表对212例CI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先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有无偏瘫、失语、药物副作用和抑郁等临床特征的CIS患者服药信念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IS患者服药信念的影响因素。结果212例CIS患者服药信念得分为(6.06±1......
作者:应丹君;张笑笑 刊期: 2015- 11
-
人源性阿尔茨海默病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源性阿尔茨海默病(AD)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为筛选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人源性特异性抗体奠定基础。方法采集18例AD患者的外周血40ml,提取总RNA,应用RT‐PCR法得到人抗体可变区重链(VH)和可变区轻链(VL)基因。将VH和VL由连接肽连接得到scFv片段,将所得片段双酶切后,克隆至pCANTAB5E噬菌体载体,大肠埃希菌TG1感受态细胞经电击转化,辅助噬菌体......
作者:李楠;王建平 刊期: 2015- 11
-
反复无创性肢体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反复无创性远隔缺血后适应(RPC)对大鼠脑缺血15d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RPC组,每组30只,每组1、3、6、10和15d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RPC组每天给予1次无创性RPC干预,各组大鼠神经功能(NSS)评分,TUNEL法测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化学法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作者:张江;常莉莎;梁鹏;刘会英;王大力 刊期: 2015- 11
-
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模型组(27只)、尼莫地平组(27只)、甲钴胺低剂量组(27只)、甲钴胺高剂量组(27只)。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3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6、12、24h用TUNEL法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大脑皮质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结果尼莫地平......
作者:苏建华;陈玉芳;丁新生;唐金荣;肖杭;林伟 刊期: 2015- 11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足细胞podocalyxin 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双胍(MET)对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足细胞podocalyxin(PC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9只)、格列本脲组(8只),低剂量MET组(8只)、中剂量MET组(8只)和高剂量MET组(7只)。8周末测尿白蛋白、PCX和肌酐,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UACR)、尿PCX/肌酐(UPCR)。取血测空......
作者:翟丽敏;叶山东;顾俊菲;杨迪;胡闻 刊期: 2015- 11
-
端粒酶与细胞衰老
衰老是不可逆的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下降的生命退化过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于如何提升健康的生活品质,延缓衰老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对衰老发生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不同生物层次的变化都有相应的研究和解释。自1907年Harrison首创组织培养法,体外细胞培养法被用于衰老研究。1961年Hayflick发现及后来许多实验证明,人类细胞分裂次数存在一个“极限值”,亦称大分裂次数,即“Hayfli......
作者:王琳;马晓娟;孙明月;张淼;苗洋;殷惠军 刊期: 2015- 11
-
上调血红素氧合酶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肥胖在我国及西方国家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肥胖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骨关节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癌症等等。对于肥胖的预防及治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血红素氧合酶(HO)系统在治疗肥胖症的作用及机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作者:黄鑫;曹剑 刊期: 2015- 11
-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脑卒中为当今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病因,87%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至今尚无完善的治疗方法。临床迫切需要有确切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以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解决脑卒中巨大危害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多种生物学标记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高敏......
作者:班茹;夏章勇;霍成举;焦力群;李雪莉 刊期: 2015- 11
-
心力衰竭血清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HF)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在美国,每年有>100万的HF患者住院,近57000例患者因HF死亡[2]。而我国HF病死率为59%,高于其他心血管病[3]。过去对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心肌应力标记物、心肌损伤标记物、细胞外基质更新和重构标记物、炎性标记物、神经激素激活标记物及氧化应激标记物。现对这六大类标记物及可能的新型标记物进行分别论述。......
作者:彭余波;李艳芳;陈萌萌 刊期: 2015- 11
动态资讯
- 1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2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测体外心脏心肌脂肪变性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 4 持续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 5 进展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 6 亚低温防治重症脑血管病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前瞻性研究
- 7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8 普罗布考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 9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性研究
- 10 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体外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1 细胞色素P450基因变异与氯吡格雷抵抗及血管事件相关性
-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阿托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对肾功能的影响
- 13 肥厚型心肌病家系携带MYH7和TTN以及GLA基因突变分析
- 14 环孢菌素A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β淀粉样蛋白25-35对PC12细胞凋亡的研究
- 1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 16 重视脑卒中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 17 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血肿液内皮素-1含量及临床意义
- 18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系统钙化的病理生理机制
- 19 长期调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影响
- 20 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周围区DNA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