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雄激素及其受体和雌激素变化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的雄激素及其受体以及雌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17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104例同龄健康男性(健康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7种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T)和雌二醇(E2)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睾酮(F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淋巴细胞的......
作者:楚新梅;李小鹰;梁春红;王珊;郑华;马芳玲 刊期: 2007- 02
-
老年高血压患者尿常规检测中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血尿蛋白指标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与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挑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84例,根据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照患病时间进行分组,分别测定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浓度,分析预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结果在1级及A组高血压患......
作者:杨蓬勃 刊期: 2007- 02
-
肺静脉冷冻消融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即刻效果
目的探讨冷冻消融行肺静脉电隔离的即刻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20例,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4例.采用北极圈冷冻消融导管冷冻隔离肺静脉,Lasso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肺静脉电位消失30min为消融隔离成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5.88±52.20)min,曝光时间(43.42±17.23)min.实际电隔离57支肺静脉,平均每支肺静脉消融(5.64±2.57)次.2例持续性......
作者:陈岗;汪芳;孟伟栋;张锋;庄文燕;薛吉祥;张彩凤;孙宝贵 刊期: 2007- 02
-
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法对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old)法对脑卒中患者短期康复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行功能磁共振Bold法检查,研究它与脑卒中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BrunnstromⅠ或Ⅱ级的患者在患手被动和主动运动中,表现为偏瘫同侧单侧感觉运动区激活的有5例,康复治疗3周后仍为Ⅱ级,1例双侧感觉运动区激活的患者3周后恢复为Ⅲ级.BrunnstromⅢ或Ⅳ级的患者有5例为单侧激活,康复治疗3周无变......
作者:李月春;刘国荣;王宝军;梁芙茹;王丽;张晖;张京芬;刘晓燕 刊期: 2007- 02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监测与预后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动态血压的变化及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地对发病48h内入院的5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持续10天,记录其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在21天、3个月做近远期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在入院4天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8.8±7.9)mmHg、(4.5±5.0)mmHg(1mmHg=0.133kPa,P<0.......
作者:杨琦;丁宏岩;韩翔;董强 刊期: 2007- 02
-
缺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4年9月入住我院的1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CT和(或)MRI特征.结果脑分水岭区易受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减少,导致脑灌注量减少而发生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分水......
作者:戴建宁;张祥建;孙艳;刘云峰;杨潮萍 刊期: 2007- 02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及干细胞因子的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和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AMI患者共25例,收集患者入院即刻,第1、3、7、14和28天的抗凝血各2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如下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CD31+、CD144+、CD133+、CD45+,比较各时间点的差异.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作者:严轶文;戴秋艳;张治;李为真;朱彦琪;孙宝贵 刊期: 2007- 02
-
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64层CT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0例疑似和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64层CT检查,男性4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9.97±9.75)岁,其中5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冠状动脉狭窄>50%.包括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0例.平均心率(68.31±6.26)次/min,37例服用美托洛尔12.5~25mg.64层CT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间隔......
作者:殷宝玲;张镭;缪国斌;马展鸿;范慊;张辉;张丽;陆致玲;张麟 刊期: 2007- 02
-
中国南京与澳大利亚悉尼地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地区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中国南京地区为黄种人入选1442例(男性72.0%)为中国组,澳大利亚悉尼当地为白种人同期入选1309例(男性65.5%)为澳大利亚组.从冠状动脉血管优势型、病变支数、病变血管类型、病变狭窄程度加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以右冠状动脉优势型为主,其中中国组1066例,澳大利亚组1......
作者:王璟;江时森;陈绍良;宫剑滨;王立军;彭永平 刊期: 2007- 02
-
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监测血小板聚集率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后,监测血小板聚集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62例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3、7天,1、3、6个月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P和AA分别按照血小板抑制率<40%和≥40%进行分组.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40%组(75例)和≥40%组(487例).AA诱导血小板抑制率<40%组(67例)和≥......
作者:芦燕玲;陈韵岱;吕树铮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老年患者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 2 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肾动脉狭窄的关系
- 4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性危险因素
- 5 高龄患者腰臀比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 6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关系
- 7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 8 乳鼠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9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心房颤动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 10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对左心房大小及二尖瓣血流A/E的影响
- 11 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及意义
- 12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3 大鼠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多发性脑梗死模型
- 14 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 16 白藜芦醇通过沉默调节蛋白1-Beclin1信号通路对衰老心肌自噬功能的影响
- 17 一氧化氮在重复可逆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顿抑时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 18 急性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 19 氢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 20 老年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