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抵抗素和瘦素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及与年龄、血压、血糖(Glu)、血脂、胰岛素的关系.方法选择59例脑出血(脑出血组)患者、54例脑梗死(脑梗死组)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空腹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Glu、血脂、胰岛素,测量血压,进行各组比较.结果无论脑出血组还是脑梗死组抵抗素、瘦素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相......
作者:夏章勇;杨华;崔可密;宫殿荣 刊期: 2006- 05
-
半卵圆中心缺血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半卵圆中心缺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半卵圆中心缺血发生的机制.方法研究资料来自南京卒中注册数据库,半卵圆中心缺血组46例,对照组29例,均经头颅MRI检查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验证.结果半卵圆中心缺血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发生率为60.9%,对照组为27.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粥样硬化及狭窄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颈内动脉,其次为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
作者:樊新颖;刘新峰;朱武生;徐格林;马敏敏 刊期: 2006- 05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栓药物使用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其对象为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既往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病后4周~5年),调查其近两周内的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依据患者是否使用抗血栓药物,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669例,后共有6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入本......
作者:吴敌;王伊龙;马锐华;包华;王春雪;王拥军 刊期: 2006- 05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研究
目的了解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方法观察92例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与60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分子标记物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结果房颤组GMP-140和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k......
作者:谢英;李曦;赵瑞祥;周玉杰;温绍君;张维君;张妍;程秀琴;刘宇扬 刊期: 2006- 0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与急性室壁瘤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LVA形成和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首次前壁AMI患者64例,经左室造影(LVG)后分为LVA组(31例)和无LVA组(33例).采血检测BNP,并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完成后6个月时检测有创容积和压力各参数.结果LVA组AMI后6h、第5天和第24周血浆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无LVA组(......
作者:刘君;傅向华;李世强;谷新顺;薛玲;赵运涛 刊期: 2006- 05
-
高敏C反应蛋白和肺炎衣原体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肺炎衣原体抗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TOAST亚型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组135例,对照组135例,测定2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OR值分别为3.44和6.82;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危险性升高相......
作者:陈蕾;周玉颖;马温良;刘萍 刊期: 2006- 05
-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缺血性脑损害机制以及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继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30例)与常规治疗组(30例),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观察原发灶缺血体积,血肿周围及脑部其他区域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结果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原发灶缺血的体积明显缩小,原发灶缺血体积减少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作者:张春银;李作孝;谭华;李晓红;刘科 刊期: 2006- 05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多导睡眠图分析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PD患者(PD组)和3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ic,PSG)监测.结果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无明显差异,深睡眠均较少;PD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总觉醒时间长、睡眠潜伏期长,睡眠效率下降,总非快速眼动睡眠比例下降,觉醒比例增加(P<0.05).P......
作者:何荆贵;王鲁宁;张熙;王振福;张保和 刊期: 2006- 05
-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探索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分离、培养的方法,以证明人脂肪组织中含有多向分化潜能的ADMSCs,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及贴壁法分离培养腹部手术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取第3代细胞,以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进行CD13、CD34、CD44、CD45、CD105、HLA-DR、Ⅷ因子表面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人脂肪中含有大量长梭形细胞,免疫化学鉴定显示与......
作者:夏菁;陈光辉;刘宏斌;王莉 刊期: 2006- 05
-
直接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改善慢性缺血心肌收缩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直接心肌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对慢性缺血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只猪的慢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bFGF基因治疗组(A组,6只)和对照组(B组,4只).超声心动图(UCG)和MRI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增厚率(WT),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治疗后6周,目标区心肌标本进行心肌微血管计数.结果bFGF基因治疗后6周,UCG测得A组LVEF和WT均较治......
作者:罗志强;屈正;张兆光;柳克晔;李彤;许斌;谭江宁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盐酸法舒地尔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的炎性保护作用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3 前瞻性心电触发轴位扫描技术在64层螺旋CT中的应用
- 4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5 早发心肌梗死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6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赖氨酰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 7 改良“鸡尾酒”疗法对多系统萎缩的疗效观察
- 8 丁苯酞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和Bcl-2表达的影响
- 9 尼可地尔对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 10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 11 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观察
- 12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直接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13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 14 要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和情感障碍的评价及其康复
- 15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 16 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 17 应用3830起搏电极室间隔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 18 外源性Apelin-13对大鼠阿霉素心力衰竭模型的影响与一氧化氮途径的关系
- 19 软脂酸通过上调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20 血流动力学辅助装置在高危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