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管性痴呆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脑白质变化的特点及不同脑区DTI参数改变与认知的关系.方法对34例SIVD患者(SIVD组)及26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行DTI扫描,测量双侧前额叶、额叶深部、眶额内侧、下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白质及T2WT高信号区、T2WI高信号周围正常白质区的分量各向异性(FA),主各向异性(P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对......
作者:袁飞;刘银社;赵军;袁滨;冯凯琳 刊期: 2009- 02
-
阿尔伯特CT评分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伯特CT评分(theAlbertaStrokeProgramCTScore,ASPCTS)在预测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首次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70例,根据ASPCTS分为0~2分组(16例)、3~6分组(13例)和7~10分组(41例),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3个月末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
作者:周育苗;韩杰 刊期: 2009- 02
-
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蛋白质组学中触珠蛋白的表达
目的建立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OAD)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寻找并鉴定与LOAD发生有关的生物标记物.方法选择8例经病理证实为LOAD患者的颞叶脑皮质为LOAD组,另选择5例尸体解剖为正常老年人颞叶脑皮质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差异蛋白质点.将选取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胶内酶切,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电......
作者:陈现红;王鲁宁;王鸿丽;刘炳玉 刊期: 2009- 02
-
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高教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sOX40L和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00例,依据不同疾病分为3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9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0例),对照组(50例).采用透视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OX40L.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张浩;任国庆;汪奕斌 刊期: 2009- 02
-
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磁共振成像筛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对临床疑似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病变的磁共振筛查,探讨CMBs程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和脑白质改变的关系.方法连续对447例疑似脑血管病患者应用梯度回波T2*序列检查,依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Rs组(95例)和无CMBs组(352例).记录CMBs数量、部位、脑白质改变程度及其血压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MBs发生率21.25%.......
作者:刘鹏飞;崔英哲;高培毅;胡鸿博;曾立红 刊期: 2009- 02
-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人动态血压的特点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人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随机选取308例老年人,将年龄≥90岁的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100例作为长寿组,年龄65~70岁的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106例作为老年组,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格检查的60~85岁的汉族老人102例作为对照组,3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相关参数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寿组老人高血压患病率与其他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作者:韩璐;徐新娟;张向阳;买苏木;地力夏提;买买提·牙生;毛新民 刊期: 2009- 02
-
老年人心脏瓣膜反流与心功能及年龄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反流的发生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患者477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代偿组(290例)及心力衰竭组(187例),再将两组患者按年龄分为45~59岁、60~69岁、70~79岁,≥80岁4个年龄段,比较心功能代偿组、心力衰竭组及其各年龄段患者的瓣膜反流检出率.结果心力衰竭组60岁以上患者瓣膜反流检出率高于心功能代偿组;心功能代偿组及心力衰竭组45~59岁年龄......
作者:亓鹏;曾源;马文敏;邓春艳;马蓓;张姗姗;何薇薇 刊期: 2009- 02
-
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LVEF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1例(对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发病7天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及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分为正常糖耐量组(37例)、糖调节异常组(46例)、新诊断糖尿病组(37例)和既往已确诊糖尿病组(41例).4组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h内、30天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糖调节异常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和既往......
作者:于恒池;李虹伟;洪旭;张宇晨;郭春燕 刊期: 2009- 02
-
餐后高血糖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餐后高血糖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探讨餐后高血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采集静脉血测TC、TG、LDL-C、HDL-C、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教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测餐后2h血糖(2hPG)及餐后2h胰岛素(2hINS).将......
作者:李雷;杨荣礼;夏勇;李东野;陈静 刊期: 2009- 02
-
老年人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与动态心电图判定心肌缺血的研究
目的时比研究老年人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期前收缩合并心肌缺血状况.方法应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531例老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比较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合并心肌缺血发生率.结果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合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于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P......
作者:吕聪敏;董同庆;汤建民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塞来昔布对脂多糖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
- 2 综合治疗措施救治交感电风暴患者一例
- 3 应激性心肌病亚型及发病机制新认识
- 4 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 5 心肌梗死QT离散度及美托洛尔影响的观察
- 6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抽吸导管的临床疗效观察
- 7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老年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 8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分析
- 9 首次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动态血压变异性分析
- 10 老年人脑卒中的抗栓治疗
- 11 微小RNA-146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损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 13 铁与心脏病关系研究进展
- 14 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165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影响
-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价值
- 16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17 脑梗死患者血浆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9号外显子突变的研究
- 18 骨质疏松及维生素D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
- 19 2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分析
- 20 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影响内皮-单核细胞黏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