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以及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关系.方法选择行DSA的患者6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24和48h行NGAL、血肌酐和U-MA检测.结果与术前24h比较,术后6hNGAL明显升高,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与术后6h比较,术后24和48hNGAL明显降低,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

    作者:王姝;王大成;李雄新;莫英绪;米红;罗世旺;陈锦艳;郑婵新;黄文利 刊期: 2015- 04

  • 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头颅磁共振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总结脑桥梗死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脑桥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脑桥梗死患者45例(脑桥梗死组),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弥散加权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根据MRI所见责任病灶将脑桥梗死分型,对不同类型脑桥梗死合并基底动脉主干硬化、狭窄的比例进行分析.另取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桥梗死危险因素.结果脑桥梗死高危因素logistic显示,高血压(P=0.029)、糖尿......

    作者:马玉宝;徐全刚;崔荣太;张家堂;于生元 刊期: 2015- 04

  • 急性脑梗死早期认知功能与脑血流灌注相关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内认知功能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或门诊健康志愿者11例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画钟测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2日法测量静息及腺苷负荷后各脑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同时计算放射性摄取比值(UR);分析各认知领域与各脑区UR的关......

    作者:李慧英;蒋初明;高永红;邹煦;任菁;甄伟兰;刘洁;朱传明 刊期: 2015- 04

  • 脑梗死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中撤机参数的评价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中撤机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满足撤机标准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34例,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3例和失败组11例.观察3周,记录临床资料,监测常规撤机参数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并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60min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6±5.43)次/(min·L)vs(86.21±15.25)次/(min·L),P=......

    作者:王艳丽;董谦;魏恒阳;胡文立;李淑娟 刊期: 2015- 04

  • 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分析及血小板CD62p表达

    目的分析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及血小板活化功能;并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小板活化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病情分为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组5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的表达,同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27例、稳定斑块43例和不稳定斑块40例,比较CD62p的表达.结果进展组......

    作者:刘运涌;蔡菁;贺峰;张秀菊;蒋建章 刊期: 2015- 04

  • 高龄男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龄(≥80岁)男性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头颅MRI证实的老年男性LI患者98例,根据病灶数目分为LI单发组36例和LI多发组62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临床资料.再根据总胆红素水平分为高水平患者35例(10.6~21.0μmol/L)和低水平患者63例(0~10.5pmol/L),评价LI的严......

    作者:赵娇;管维平 刊期: 2015- 04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风险分层的研究

    目的明确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否有助于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风险分层,提高预后预测能力.方法选择急诊入院的132例TIA患者,分为阳性事件组34例和阴性事件组98例.2组均进行ABCD2评分,0~3分为低危患者46例,4~5分为中危患者70例,6~7分为高危患者16例.检测Lp-PLA2含量、活性及hsCRP水平.主要结局采用复合终点分析......

    作者:赵振强;胡兰;蔡美华;陈志斌;王淑荣;王埮;陈小武 刊期: 2015- 04

  • 分子影像学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1C标记的匹兹堡复合物B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1C-PIB-PET)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不同类型痴呆患者11例,其中AD患者6例,路易体痴呆(DLB)患者2例,额颞叶变性(FTLD)患者2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1例,另选智能正常老年人10例.所有入选者行11C-PIB-PET,采集受试者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AD患者11C-PIB-PET视觉观察下皮......

    作者:刘慧慧;孙虹;刘赛男;姜磊;郭艳娥;周波;徐白萱;李灿;贾建军 刊期: 2015- 04

  • 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分析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老年后循环TIA患者108例,其中椎动脉优势70例,非椎动脉优势38例,根据ABCD2评分脑梗死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12例,比较各组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临床资料ABCD2评分,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108例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31例(28.7%).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脑......

    作者:曹利民;李红琴;王洪生;胡志诚 刊期: 2015- 04

  • 颈动脉血管重构与斑块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重构指数(CRI)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学特性及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至少一侧颈动脉含有1.5mm以上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压患者46例(共74支),分为有症状组25例和无症状组21例.明确患者症状及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能与血管重构相关的临床因素.双盲评价影像资料,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CRI与斑块内容物、纤维帽状态、标准化管壁指数及临床......

    作者:崔豹;马露;曾源;李依霞;韩旭;蔡幼铨;蔡剑鸣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