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体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影响
目的探讨睡眠体位对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分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组34例,非SAHS组19例.采用视频多导睡眠监测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自然睡眠过程及不同体位睡眠呼吸状况进行全程描记.结果53例患者中,有34例(64.2%)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0.与仰卧位比较,SAHS组左、右侧卧位患者的AHI明显降低,平均血氧......
作者:尉飞 刊期: 2012- 12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关载脂蛋白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及其比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又分为狭窄1组36例,狭窄2组33例,狭窄3组32例,狭窄4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TC、TG、LDL-C、HDL-C、apoA-Ⅰ、apoB水平,比较2组及各狭窄组患者载脂蛋白及各血脂水平的差异,......
作者:张玉;张小雨;李晓红;王栋;常度娟 刊期: 2012- 12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0%vs71.1%,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
作者:赵峻波;薛俊峰;姬馨彤;冯兵 刊期: 2012- 12
-
磁共振成像在脑桥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桥梗死的临床与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危险因素,分析临床与MRI特点.结果首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96例患者中,头晕或眩晕79例(82.29%),肢体活动不便76例(79.17%),构音障碍54例(56.25%),中枢性面瘫49例(51.04%),感觉障碍31例(32.29%),中枢性舌瘫25例(26.04%)等表现常见;多表现为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和(......
作者:殷雁;金钰;孙庆华;尹琳 刊期: 2012- 12
-
老年患者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优化检查和治疗,减少误诊.方法选择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颈部血管超声、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其中2例行头颈部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例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检查,3例行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3例表现为发作性肢体抖动,2例表现为肢体力弱合并肢体抖动,......
作者:韩新生;许予明;裘丽红;张洪阳;张军鸽;韩苗;黄咏 刊期: 2012- 12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频次及负荷对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的期前收缩频次及负荷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PVC患者67例,根据期前收缩频次及负荷,采用四分位数间距法分为频次A组和负荷A组17例,频次B组和负荷B组17例,频次C组和负荷C组17例,频次D组和负荷D组16例;另选择无PVC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析期前收缩频次及负荷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期前收缩频次C组、频次D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心肌重......
作者:全美燕;华琦;任海荣 刊期: 2012- 12
-
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给予缬沙坦治疗,血压昼夜节律、血压晨峰现象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变化.方法入选经降压治疗偶测血压正常,24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的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睡前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2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观察昼夜血压变化、血压晨峰值,并比较干预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睡前缬沙坦80mg干预2周后有......
作者:李芳;王峥;成静;夏俊芝;谭含璇;王晶 刊期: 2012- 12
-
热休克蛋白70-hom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和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的老年患者220例,按诊断分为脑梗死组105例和高血压组115例,脑梗死组又分为单纯组38例和合并组67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健康组.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Hsp70-hom+2437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脑梗死组Hsp70-hom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明显升高,分别......
作者:何燕;魏云鸿;杨文慧;金醒昉 刊期: 2012- 12
-
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与急性心脏事件的关联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与急性心脏事件的关联.方法选择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98例,通过前瞻性观察及查阅病例资料等方法,明确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98例患者中,住院时出现一个或以上相关心脏事件21例(21.4%).同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6例(6.1%),其中2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3例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恶化.新发心律失常而不伴有AMI8例(8.2%),其中4例出现心力衰竭.新的心力......
作者:吴美华;吴志勇;尹秋林;吴思雨 刊期: 2012- 12
-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糖水平与循环微小RNA-92a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微小RNA-92a(microRNA-92a,miR-92a)表达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将93例SAP患者分为A组:降糖治疗+空腹血糖(FPG)<7.0mmol/L18例,B组:降糖治疗+FPG≥7.0mmol/L8例,C组:非降糖治疗+FPG<7.0mmol/L61例,D组:非降糖治疗+FPG≥7.0mmol/L6例.比较4组患者血糖水平与循环miR-92a表达......
作者:王虹;刘伶;龚国平;李友琼;陆红梅;林英忠 刊期: 2012- 12
动态资讯
- 1 睡前服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 2 依折麦布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 3 微小RNA-103靶向调控小窝蛋白1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
- 4 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 5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 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7 顽固性高血压、胸痛、胸闷、晕厥
- 8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
- 9 持续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 10 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11 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后1年观察
- 12 大剂量脑脊液等量置换及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 13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 14 厄贝沙坦对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 15 普渡钉板测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16 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17 循环内皮细胞中内皮脂肪酶的表达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
- 18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 19 慢性心力衰竭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四例
- 20 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症状性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