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1.5μg/kg负荷剂量静推,再以0.0075μg/(kg·min)持续泵入72h;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入选患者急诊PCI术后连续3d床头拍胸部X线,监测肌钙蛋白和中心静脉压等,于......
作者:葛广豪;杨栓锁;马江伟;熊三军;窦红杰;侯月梅;乔增勇;方唯一 刊期: 2014- 12
-
1型糖尿病对主动脉缩窄大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是否能加重左心室超负荷引起的心力衰竭.方法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4只,胸主动脉缩窄(TAC)组12只,假手术+链脲佐菌素(STZ)组15只(STZ组),TAC+STZ组(联合组)13只.记录大鼠的体质量演变,并分别于TAC术后15、50d对所有大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TAC术后66d处死大鼠,分离左心房、右心房、心室等,进行称重,天狼星红染色分析心......
作者:阮志敏;朱国富;武力勇;张明国;张倩;周明礼;章然;楚天舒 刊期: 2014- 12
-
乳鼠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高效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对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基础.方法用不合EDTA胰蛋白酶消化组织获取细胞,继而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对第3代细胞采用a-肌动蛋白荧光免疫染色法,同时MTT检测细胞的生长趋势.结果运用胰酶消化法获得并培养出大量的脑血管平滑肌细胞,荧光免疫染色法鉴定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纯度98%.结论此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目标细胞获......
作者:李世;侯雪芹;陈云波;程淑意;王奇 刊期: 2014- 12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后活化转录因子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活化转录因子6(ATF6)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40只,每组又按照再缺血后12h,1、2、3d分为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ATF6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
作者:胡跃强;唐农;吴林;胡玉英;梁妮;秦红玲 刊期: 2014- 12
-
建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兔急性肺血栓栓塞模型
目的应用猪尾导管建立能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兔急性肺血栓栓塞(PTE)模型.方法试验兔24只随机分为PTE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均建立右侧颈静脉和左侧颈动脉通路.PTE组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3个,通过肺动脉造影评估PTE模型是否成功,监测肺动脉压力和血气分析等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率100%.PTE组肺动脉造影显示,右心室扩张,肺动脉增粗、充盈缺损、截断或完全缺失.造模后,PTE组较造模前和对照组肺动......
作者:米杰;石林艳;樊凌宇;应援宁;田刚;罗欢;齐向前 刊期: 2014- 12
-
S100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目前,人的S100家族成员已经确定的有25个,分别是S100A1~18、毛透明蛋白、角质纤丝聚集蛋白、repetin、S100B、S100P、S100Z和S100G.S100家族在表达上具有细胞与组织的特异性,与心血管、神经退行性变、炎症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1S100的结构与功能S100蛋白是EF手型蛋白超家族中大的成员,具有2个EF手型结构,两侧为疏水区,中间为铰链区,组成4个α-螺旋,形成螺......
作者:何云云;刘春蕾;何昆仑;王莉莉 刊期: 2014- 12
-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当前仍然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重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作为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在血管和心脏的生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EET血管作用包括舒张血管、降血压、促进血管生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作用,以及扭转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从而达到维持血管稳态的目的.在心脏方面,其作用机制为收缩心肌细胞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两大方面[2].......
作者:刘璐;曹剑 刊期: 2014- 12
-
吞噬清除微血管栓子机制在缺血性血管病中的作用
缺血性血管病如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眼底缺血等疾病较为常见,微血管堵塞是缺血性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的类型.机体通过纤溶系统、血流动力学冲击及其他清除机制保证微血管通畅,我们重点就吞噬清除微血管栓子机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孙永安;金海强;黄一宁 刊期: 2014- 12
-
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大量人和动物病理生理研究结果支持炎性损伤-反应学说,认为AS病变始于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s,VEC)受损和由此引起的内皮功能不良[1].我们从内皮损伤-反应角度探讨了AS发生发展的炎性机制,并从促进、抑制和双向调控AS进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相关的炎性信号通路,以期为冠心病等AS疾病的防治策......
作者:赵依帆;潘思京;高真真;张洪兵 刊期: 2014- 12
-
视神经脊髓炎的再认识
视神经脊髓炎(NMO)又称为Devic病或Devic综合征[1].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免疫介导的脱髓鞘疾病.发病时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和脊髓出现严重的髓鞘脱失,临床表现为双侧同时或相继出现球后视神经炎和急性严重的横贯性脊髓炎,迅速发生而导致失明和截瘫甚至死亡.NMO在东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较多见,在东亚国家NMO约为48%.NMO平均发病年龄39岁,不同人种女性患病均明显多于男性,女......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复发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
- 2 帕金森病焦虑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 3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老年性痴呆
- 4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性别分析
-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胱抑素C水平的临床意义
- 6 参附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 7 蜕皮甾酮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影响
- 8 心脑血管病患者肥胖悖论的困惑和探索
- 9 灌注磁共振结合脑血管造影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10 体表心电标测测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探讨
- 11 血尿酸与纤维蛋白原Bβ链7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功能表达的关系
- 1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相关关系研究
- 13 老年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 14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
- 15 磁敏感加权扫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16 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17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 18 CT血管成像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脑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
- 19 和肽素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中预测价值的研究进展
- 20 两种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引起的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