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动脉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基础病变,2007年ESC/ESH首次将其列入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评估指标中,作为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1].目前临床实践中能够反映动脉硬化的客观指标包括从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或组织)中测得的医学生物标记物和一系列反映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生理参数变化的结构功能标志.......

    作者:李明珠;杜萱 刊期: 2008- 12

  • 水通道蛋白-4与缺血性脑水肿关系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水通道特异蛋白家族,其中AQP4在脑内分布多.AQP4是胶质细胞与细胞间液、脑脊液以及血管之间的水凋节和运输的重要结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平衡,并在脑水肿的形成、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锦辉;郭阳 刊期: 2008- 12

  • 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程序性死亡.它是有一系列酶参与、由基因控制的一个主动的、高度有序的死亡过程,表现为细胞浆浓缩,染色质固缩,后形成多个凋亡小体而被吞噬.对生物机体的正常发育及自身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功能的失控、抑制或增加均会引起机体平衡失调,是多种疾病产牛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何晓芬;张茁 刊期: 2008- 12

  • 血管新生与脑梗死

    脑梗死是目前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新生可以在缺血缺氧组织中迅速发生,以达到修复组织损伤的目的,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既往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梗死区及半暗带(以半暗带区为甚)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对于梗死后神经元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裴鑫;张微微;林琅;黄勇华 刊期: 2008- 12

  •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血清脂蛋白(a)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而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性反应性指标.......

    作者:马居风;王振明;周立忠;郭文臣;张蕾 刊期: 2008- 12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近年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瘦素(Lp)作为脂源性激素,也是高血压的一种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检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RHR及Lp水平等指标,了解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作者:李元民;张晓晖;郭慧梅;肖强 刊期: 2008- 12

  • 缺血再灌注时心肌P-P3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变化及别嘌呤醇对其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挽救心肌的有效方法.但再灌注后常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化的P38MAPK(P-P3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参与缺血再灌注过程,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1].......

    作者:樊宽鲁;夏勇;李东野 刊期: 2008- 12

  •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认知功能(如概括、计算、判断等).血管性痴呆(VaD)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我们通过观察Va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探讨CGRP在VaD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卢燕婉;吕海东;李作孝 刊期: 2008- 12

  •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围手术期介导性心动过速七例

    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安置双腔起搏器(DDD)的患者共315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154例.年龄(65±11)岁.有7例(2.2%)出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2~79(71±7)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慢~快3例.......

    作者:陆尚彪;刘晓红;舒红;李毅刚 刊期: 2008- 12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

    脑卒中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是对神经科临床的巨大挑战,进一步规范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各项诊治措施,是神经科大夫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AHA/美国卒中协会(ASA)更新了2005年版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指南,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茁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