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8期文章
  • 血运重建及病变血管对重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运行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运重建策略及病变血管对重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运行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行IABP的重症ACS患者193例,根据IABP运行时间分为3个时间段:≤24h38例、25~120h106例、≥121......

    作者:吴国良;延荣强;刘刚;王海洋;耿强;任永强;范树信;于忠祥;池一凡 刊期: 2018- 08

  •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在压力负荷致心肌肥厚小鼠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TRPA1)在压力负荷致心肌肥厚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SPF级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6只.2组于第4周行超声检测,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以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处死小鼠测量心脏质量和体质量,常规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麦胚凝集素染色.RT-PCR检测小鼠心肌组......

    作者:王震;刘剑芳;王梦龙;叶晶;徐瑶;姜慧敏;叶迪;万军 刊期: 2018- 08

  • 吡格列酮对阿霉素所致小鼠心脏毒性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阿霉素所致的小鼠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灌胃吡格列酮)和联合组(灌胃吡格列酮和腹腔注射GW9662),每组7只,后3组腹腔注射阿霉素5mg/kg,每周1次,持续4周,累积剂量达20mg/kg.4周后,存活小鼠进行相关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Tunel染色、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小鼠心脏......

    作者:李玲莉;张宁;魏文迎;胡灿;唐其柱 刊期: 2018- 08

  • 运动对心力衰竭与死亡危险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1].HF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高危人群的病死率是各项大规模临床试验所设定的终点,降低病死率是任何一项干预措施的终目标.肥胖及体力活动减......

    作者:郑刚 刊期: 2018- 08

  • 间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间隙连接广泛分布于机体的不同组织,维持了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连续性,从而保证了细胞之间电信号的传导和协调各细胞间的代谢等各种生物学功能.间隙连接蛋白(Cx)43是脑组织中丰富的间隙连接蛋白,其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信号传递和功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43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除此之外,Cx43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也有一定影响.此综述主要阐述Cx4......

    作者:于伟伟;金海强;南丁;黄一宁 刊期: 2018- 08

  •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及其临床应用

    T波峰末间期(Tp-Te)是反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Tp-Te主要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使心肌复极时易出现后除极现象,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形成功能性传导阻滞,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本综述旨在介绍Tp-Te的相关研究及其与多种疾病的联系,从而使临床医师能进一步了解Tp-Te的意义,尽早发现甚至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降低院内病死率.......

    作者:岳宝霞;邢建庞;王卫云;田惠;刘月;徐彪 刊期: 2018- 08

  • 帕金森病疼痛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年龄≥60岁人群约有1%受PD的影响[1].疼痛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PD疼痛发生率为40%~85%,平均67.6%[2].PD疼痛分为五类:肌肉骨骼疼痛、周围神经性疼痛、肌张力障碍相关性疼痛、中枢性疼痛及其他疼痛综合征[3].研究发现,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过去7d的平均疼痛水平相关,且所有类型的疼痛在晚期PD患者中......

    作者:张世正;胡万华;支英豪;宋成城;黄建平 刊期: 2018- 08

  • 代谢组学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各种病因均可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其中冠心病是心衰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有了大幅的下降.然而,心衰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却不断升高,给患者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2].此外,心衰患者的预后也不甚理想.北京阜外医院心衰中心对2009~2013年1440例住院心衰患者中期随访582d后发现,心衰患者病死率高达19.7%[......

    作者:冯娜;于波 刊期: 2018- 08

  • 心肌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fibrosis,MF)是指心肌组织结构中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的合成和降解失衡,各类型胶原比例失衡,排列紊乱.MF特征是ECM的分泌增加及心肌细胞之间ECM的过量沉积.心肌中ECM由5种胶原蛋白组成,其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所占比例高.MF在心室重构的过程中会导致心肌功能、代谢及传导异常,发展成为心......

    作者:崔洁;于远望 刊期: 2018- 08

  •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脑血管疾病的增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导致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第二大原因.VCI是神经系统比较常见的老年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主要原因与脑内小血管病变直接相关.目前尚无特异而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和阻止病程及改善患者的症状.VCI的诊断,虽然目前广泛采用头颅磁共振等技术手段,但仍然缺乏特异而针对性好的标志物来诊断,即目前仍然缺少......

    作者:张莹;尹得菊;程焱;张楠 刊期: 201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