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第6期文章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脑桥出血致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一例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olivarydegeneration,HOD)多继发于脑干、小脑部位病变,为齿状核-红核-橄榄核环路上神经突触变性,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神经元变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腭肌阵挛、眼肌震颤、共济失调、复视及肢体阵挛等.既往文献报道,脑桥出血继发HOD,多单纯依靠头颅MRI诊断,而本研究采用头颅MRI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和诊断脑桥出血后继发双侧HOD,......

    作者:杨名霞;黄丽萍;张冷;裴楠;赵婷媛 刊期: 2018- 06

  • 脑静脉血栓的影像研究现状与展望

    脑静脉血栓(cerebralvenousthrombosis,CVT)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是中青年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825年法国医师Ribes报道了世界首例CVT,尸体解剖结果显示,上矢状窦与横窦血栓导致了患者头痛与癫痫的症状.由于CVT临床表现各异且无特异性,该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挑战性的难题,治疗也仅限于对症治疗,因此CVT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影像学方法能够提示血栓的直接征象及......

    作者:卢洁;刘逸冰 刊期: 2018- 06

  • CT联合血清指标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依据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1组,107例)、稳定斑块组(A-2组,43例)和无斑块组(A-3组,36例);同期收治190例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B组,依据超声检查分为不稳定斑块组(B-......

    作者:王斌;翁卿吉;纪仁浩;崔俊 刊期: 2018- 06

  • 第三代双源CT双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双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4月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血管成像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管电压90kV,造影剂50ml,生理盐水50ml)和B组(管电压80kV,造影剂40ml,生理盐水50ml),每组30例.在管电流处于自动调制下,每组给予不同的管电压和不同剂量的造影剂碘普罗胺(370mgI/ml).比较2组患者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信号噪声......

    作者:赵晓静;赵澄;王佩佩;李岩;刘佳宾;卢洁 刊期: 2018- 06

  • 头颅双能量CT平扫在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头颅双能量CT平扫技术在鉴别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术后颅内出血与造影剂外渗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20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行头颅双能量CT扫描,采用140kV、80kV双能量模式扫描技术,通过图像后处理得到虚拟平扫图像(VNC)及碘叠加图像(IOM),结合临床及48h后复查的普通头颅CT或MRI作为金标准,评价双能量CT平扫技术在鉴别颅内出血与造影剂外渗的准确性......

    作者:陈国强;刘国荣;韩洋;刘晓林;孙凯 刊期: 2018- 06

  • 老年患者颈动脉不同位置斑块进展特点的磁共振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不同位置斑块进展的特点.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2次颈动脉高分辨MRI检查的51例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75支颈动脉MRI,分别对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BIF)及颈内动脉(ICA)斑块处的狭窄程度、大管壁厚度、管壁面积及管腔面积的年进展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支颈动脉中,有131处斑块,其中ICA斑块42处,BIF斑块54处,CCA斑块35处.......

    作者:卢明明;彭鹏;崔园园;赵锡海;蔡剑鸣 刊期: 2018- 06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不同时期老年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灌注加权成像(PWI)诊断不同时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将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发病时间≤6h)32例,急性期(发病时间7~72h)64例,亚急性期(发病时间73h~10d)45例和慢性期(发病时间11~15d)27例.患者进行DWI和PWI检查,比较2种检查所得头部核磁图像的参数差异和异常区域差异.结果超急性期患者和......

    作者:李广民;姚剑;钟佳利;朱浩猛;彭如臣 刊期: 2018- 06

  • 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2017年9月ESC公布了新版《ESC外周动脉疾病诊断与管理指南》,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和ESC官网上.2017版《ESC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是由ESC与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联合制定,这也是ESC外周动脉疾病指南首次以心脏病学家和血管外科医师联合制定的形式出现.该指南认为,外周动脉疾病包括除冠状动脉和主动脉之外所有的动脉疾病.以往外周动脉疾病经常被认为是下肢动脉疾病.事实上,外周动脉......

    作者:李世军;司全金 刊期: 2018-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