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微出血在脑梗死早期复发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
目的对脑微出血(CMB)与急性脑梗死90d内脑卒中复发风险进行研究,探讨CMB是否为脑梗死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性筛选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34例,根据影像检查分为CMB组141例与无CMB组93例,随访90d,分别比较2组轻度、中度和重度CMB以及不同位置CMB患者脑卒中复发率,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结果CMB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高于无CMB组(17.73......
作者:吴婧;吴波娜;陈文亚;王佳佳;董万利 刊期: 2018- 11
-
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krüppel样因子5和组织蛋白酶Z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factor5,KLF5)和组织蛋白酶Z(cathepsinZ,CtsZ)在CaPO4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雄性C57BL/6小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CaPO4诱导腹主动脉瘤模型并测量腹主动脉直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血管弹力纤维染色分析弹性纤维断裂程度;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
作者:曲晓梦;杨鑫;陈琪;毕喜乐;李清钊;孙健;马冬 刊期: 2018- 11
-
睡眠剥夺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4只,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建立急性睡眠剥夺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颞叶内侧皮质及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及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
作者:范倩倩;劳基通;贾丹丹;陈永敏;刘力源;刘晓斌;李其富;廖小平;马琳 刊期: 2018- 11
-
参松养心胶囊促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mbryochorioallantoicmembrane,CAM)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各取1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别制作常规血清和参松养心胶囊血清.建立CAM模型,将60枚存活鸡胚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空白血清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组......
作者:张桂明;辛蕾;唐昱;柴育亮;盛国太;刘燕锋 刊期: 2018- 11
-
心脑血管疾病同诊共治的临床诊疗进展
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头号杀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目前诊疗模式下,冠心病常在心脏内外科进行诊断治疗,而脑卒中在神经内外科进行诊疗,尽管许多患者常常两种疾病并存,但难以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往往重复检查,耗费大量经济资源,甚至贻误病情、漏诊漏治.本综述探讨了心脑血管疾病共存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基础及采取协同诊治的临床进展,以期为......
作者:刘志;徐跃峤;吉训明 刊期: 2018- 11
-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锚蛋白1与疼痛关系研究进展
当前,疼痛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镇痛药种类较多,常用的有阿片类、大麻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局麻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阻滞剂等,但单一用药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常用的阿片类只在30%患者中有效[1].镇痛药的副作用也较常见,如阿片类成瘾性和非甾体抗炎药肝肾毒性等.所以,对于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不同作用机制......
作者:李斐;陈悦涵;朱曼 刊期: 2018- 11
-
左心耳封堵术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预防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别,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占总体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NVAF是指不包含有严重二尖瓣狭窄或置人人工瓣膜的房颤[1].在欧盟国家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5%~2.0%,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急剧增高,65岁以上者高达9%[2-3].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目前预防脑......
作者:赵明中;余江涛 刊期: 2018- 11
-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及其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其数量和活性增加,以增加血清胆固醇清除、降低胆固醇水平.他汀类药物被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为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基础用药.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s......
作者:韩家豪;刘添甜;高燕 刊期: 2018- 11
-
电压门控钠通道的研究进展
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是由用成孔的α亚基和多2个相关的β亚基组成,对于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至关重要.1952年,科学家发现和描述了钠电流(INa),之后研究了其电压依赖的门控机制,通道的选择性以及VGSC一般结构.近,细菌的VGSC的α亚基晶体结构提供了对VGSC功能的新见解.本综述目的在于概述VGSC的重要发现,并讨论研究VGSC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彬;杨水祥;李广平 刊期: 2018- 11
-
非选择性自噬在脓毒症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细胞内非常重要的分解代谢过程,其负责细胞内一些大分子、衰老以及损伤细胞器的降解及降解产物的再利用.自噬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应对细胞内外应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完整的自噬流包括自噬结构的形成、通过自噬体或者自噬内涵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将自噬底物运送至溶酶体,发生底物的降解,并将大分子物质释放回细胞质的整个流程.其分为起始、形成和降解3个阶段.自噬的起始主要是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复合体(......
作者:张楠;廖海含;唐其柱 刊期: 2018- 11
动态资讯
- 1 认真贯彻指南调脂务必达标
- 2 老年血脂异常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Klotho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 3 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4 阿尔茨海默病的18F-FDDNP脑断层扫描显像
- 5 颈部动脉夹层的再认识
- 6 老年高血压病并下肢动脉硬化症的血管内皮功能
- 7 对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管理的推荐
- 8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误诊一例
- 9 胡椒碱对兔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 10 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11 心房颤动犬心房肌细胞2型理阿诺受体的分布和表达
- 12 血小板平均容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的预测
- 13 大鼠AQP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体内表达的观察
- 14 再发脑出血的临床特征
- 15 围绝经期高血压
- 16 老年雄激素低下患者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
- 17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个体化诊治
- 18 尼麦角林在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建议
- 1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 20 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