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管紧张素(1-7)对CD40及CD40配体信号通路及活化黏附分子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是否与CD40及CD40配体(CD40L)通路有关.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后,分6组:对照组;AngⅡ组;低、中和高剂量组[Ang(1-7)10、100和1000nmol/L预处理];阻断剂组(A-779预处理).用......
作者:张利峰;刘吉祥;孙密欣;谷世奎;石俊岭;赵瑞芳 刊期: 2017- 09
-
高温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claudin-1的影响
目的用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研究高温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BBB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经荧光黄渗透性测定,成功建立体外BBB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组(37℃)、高温组(39℃)、常温+MMP-9组(MMP-9100ng/L)、高温+MMP-9组,并在30、60和90min用通透系数(Pe)值观察通透性变化.......
作者:王利民;姬从花;孟强 刊期: 2017- 09
-
突触丢失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自从突触丢失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首次被揭示后,突触蛋白尤其是进行性丢失,在导致痴呆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1].痴呆是智能相关的永久性记忆受损而导致职业或社会功能障碍受损.2015年,全球痴呆患者已达4680万,每20年增加1倍,到2050年将达到1.31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基础变得愈发重要.突触和突触蛋白丢失,在AD型痴呆中起重要作用.但很少有文献揭示突触丢......
作者:杜果;何婧;黄燕;王庆松 刊期: 2017- 09
-
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预防性治疗
心房颤动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关于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调查较少,有关心房颤动防治现状的横断面调查更少.其中一项重要研究为覆盖全国13个省、14个横断面的自然人群研究,其结果显示心房颤动发生率为0.77%,年龄标化后发生率为0.61%,但80岁以上心房颤动发生率为8.8%.心房颤动大危害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导致栓塞事件发生率在3%~8%,其中脑栓塞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有......
作者:邹文孝;邹文淑;王译;常蓉;王建国 刊期: 2017- 09
-
氧化修饰的脂蛋白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血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而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脂肪组织不仅能够储存能量,同时还可分泌多种激素、细胞因子以及代谢产物,这些物质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摄食信号和外周组织的代谢活动来控制全身性能量平衡[1].许多科学研究和学术报道均已阐述了肥胖、高胆固醇血症、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对于脂肪组织功能失代偿的研究越......
作者:吴悠;宋国华;王大新;秦树存 刊期: 2017- 09
-
氢气对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氢气分子作为一种惰性气体而被广泛接受.在一些细菌中,为了提供电子,氢气作为一种能源而被酶促分解,或者氢气是许多类型的厌氧代谢产物之一.这些反应经常通过含有电子或者镍的酶被催化,该酶称为氢化酶.相反,哺乳动物中没有功能性的氢化酶基因[1].因此,在我们的细胞中,氢气曾被认为是无功能的.然而,2007年Ohsawa等研究发现,在细胞中氢气通过选择性减少强氧化剂,如羟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
作者:刘玉祥;富路 刊期: 2017- 09
-
中国老年心房颤动临床流行病学和抗栓管理现状及变化
1中国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流行病学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显示,目前全球房颤患病率为0.5%,随着老龄化,全球房颤负担将增大.相对于西方人群,中国人群房颤流行病学有自己的特点.报道的亚洲及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均略低于西方人群.亚洲及中国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在0.2%~7.9%及0.5~1.4/1000患者·年[1-6].西方人群房颤患病率及发病率分别波动在0.5%~7.5%及1.7~3.......
作者:郭豫涛 刊期: 2017- 09
-
脊柱术后并发脑梗死19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发生脑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为脊柱围术期防治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5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术后发生脑梗死的19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及12例颈椎手术与7例腰椎手术后脑梗死患者的差异.结果男性、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在颈椎术后和腰椎术后均≥50%,为主要危险因素.与颈椎术后比较,腰椎术后发生脑梗死1d和2d、粥样硬化斑块、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明......
作者:张燕;李小刚 刊期: 2017- 09
-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中的慢性静脉窦血栓一例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多样,发病率低,因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误诊率高,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中的慢性静脉窦血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毕秀梅;徐忠;张林明;艾青龙 刊期: 2017- 09
-
加强重视无症状性脑血管病
近年来,无症状脑血管病(silentcerebrovasculardisease,SCD)是中老年衰老过程中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痴呆、潜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步态异常、精神心理疾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以及其他的不良预后.有关SCD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管理,对脑卒中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2017年初,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公布了SCD患者脑卒中预防的科学声明,呼吁临床......
作者:胡文立;袁俊亮;王双坤;顾华 刊期: 2017- 09
动态资讯
- 1 老年患者调脂治疗达标状况分析
- 2 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 3 综合治疗措施救治交感电风暴患者一例
- 4 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表达
- 5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变化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
- 6 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的建立和随访诊断评价
- 7 氟桂利嗪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8 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后循环缺血
- 9 初步探讨冠状动脉Levin病变类型及其稳定性
- 10 广西白裤瑶族中老年人群的血压及其影响因素
- 11 瑞替普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 12 心血管的肾上腺素受体及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新观念
- 13 雌激素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非典型性胸痛的临床意义
- 15 吡格列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
- 1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铁调素25及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 17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金黄地鼠肝脏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 18 松弛素在心血管系统及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 19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力衰竭
- 20 安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氧化应激和心肌重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