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17β-雌二醇免疫调节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雌激素是维持女性生殖功能的代表性激素,同时也能调节几乎所有身体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许多临床前研究表明,雌激素,特别是17β-雌二醇,对脑卒中后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7β-雌二醇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多种机制,既包括激活大脑多种神经保护通路,也包括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我们总结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免疫反应、性别差异以及17β-雌二醇免疫调节功能,可能为雌激素治疗缺血性脑卒......

    作者:何芳;刘雪梅;王凤丽;张允岭;王新祥 刊期: 2017- 06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展望

    心源性休克(CS)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AMI患者就诊时常常合并多种疾病,伴有多个器官功能不全,其神经末梢受体的敏感性通常减低,部分症状可不明显,以致就诊时胸痛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导致CS使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CS,正确识别心脏泵衰竭问题,以备及时调整正性肌力药物应用、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是非常重要,出现肺水肿时需要控制液体入量.因此,在利尿和......

    作者:张源波;郭凯;王玉红;陈冬梅;周荣斌;和渝斌 刊期: 2017- 06

  • 胆碱能系统功能紊乱与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主要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除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外,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疲劳、抑郁、焦虑等在PD中也非常常见.其中PD认知功能障碍分为P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ildcognitiveimpairment,PD-MC......

    作者:李兵;李彦;聂坤;王丽娟;张玉虎 刊期: 2017- 06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延迟因素与干预措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各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反复指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治疗方式[2].每减少起病到治疗时间1min,平均可获得1.8d额外健康生存时间,其中年轻及症状轻的患者获益更大,每减少15min的溶栓治疗延迟,能够获得显著......

    作者:张素冕;姜华;鲍欢;李刚 刊期: 2017- 06

  • 心外膜脂肪组织的超声学评估方法及临床应用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adiposetissue,EAT)是位于心肌与脏层心包之间的脂肪组织,其解剖位置与心肌、冠状动脉紧密相连,可释放多种促炎因子.研究显示,EAT与多种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相关.近年来,EAT超声学评估方法受到广泛采纳,被用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1EAT特点EAT属于内脏脂肪组织,与其他内脏脂肪组织(如肠系膜脂肪、网膜脂肪等)共同来源于消化道相关的内脏中胚......

    作者:戴志鹃;唐发宽 刊期: 2017- 06

  • 3M膜自制带膜支架在冠状动脉穿孔中的应用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活动时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1h入院,1h内反复出现心绞痛,持续数分钟缓解,伴有大汗.入院查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80/min,律齐,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肌酸激酶同工酶84,心电图示ST段压低,初步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行PCI.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史.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木见狭窄,左前......

    作者:高超;李丰田 刊期: 2017- 06

  • 应重视肿瘤治疗相关心力衰竭的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同时是人类的头号和二号杀手.近年来,肿瘤治疗取得了许多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有研究发现,肿瘤治疗相关心力衰竭的死亡风险是原发性心肌病的3.5倍,肿瘤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甚至超过肿瘤复发的风险,成为肿瘤患者生存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1-2].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副作用的防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许顶立;色珍;彭正良 刊期: 2017- 06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管理

    2016年ESC科学年会公布的心力衰竭(心衰)指南提出,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典型的症状为特征,包括呼吸困难,足踝部水肿和乏力.伴随体征有颈静脉压力升高、肺裂隙、外周水肿.心衰原因有结构性或功能性心脏异常.导致静息或压力负荷状态下心输出量减少和(或)心腔内压力增加[1].2016年ESC提出新的心衰分类:(1)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症状和(或)体征,LVEF<40%;(2)射血分数中......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7- 06

  • 围绝经期高血压

    高血压在全球的发病率连年居高不下,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其中在50岁以前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女性人群>50岁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70岁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超过男性,这种变化被认为与绝经所伴随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导致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上升有关[1].由于围绝经期妇女体内生理变化的特殊性,以及围绝经期高血压妇女血压控制率不理想,导致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在绝经后急......

    作者:陈源源 刊期: 2017- 06

  •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心力衰竭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心衰患者591例,按照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值的高低分为对照组(NT-proBNP<300ng/L)228例,轻度心衰组(NT-proBNP300~3000ng/L)191例,重度心衰组(NT-proBNP>3000ng/L)172例,观察各组血液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与治疗前PDW......

    作者:李斌;王崑;郑刚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