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494例.按是否合并CVD分为CVD组215例,非CVD组279例.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r、IL-6、IL-8、TNF-α及C反应蛋白,收集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多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CVD组TNF-α、尿素、血尿酸显著高于非CVD组[(12.19±4.48)ng......

    作者:曾龙欢;崔华 刊期: 2016- 07

  • 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干预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中的作用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信号通路是否参与慢性脑低灌注(CCH)大鼠海马细胞凋亡过程.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CH组、LY294002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每组15只,后3组制作大鼠CCH模型,LY294002组和IGF-1组分别以抑制剂LY294002及激动剂IGF-1进行干预.采用TUNEL检测海马细胞凋亡;Western......

    作者:汪庭龙;吴林;胡玉英;向军军;赖菁菁;胡跃强 刊期: 2016- 07

  • 微小RNA-335调控缺氧复氧诱导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335对缺氧复氧(H/R)诱导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MECH/R模型.采用体外合成的大鼠miR-335的模拟物和抑制剂,用脂质体转染培养的大鼠CMEC48h后,H/R处理细胞.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TL组)、H/R组、H/R加miR-335模拟物组(mimic组)、H/R加miR-335抑制剂组(inhibitor......

    作者:王磊;詹羽;任飞;解翠;武文艺 刊期: 2016- 07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小分子干扰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沉默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蛋白表达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PCSK9小分子干扰RNA(siRNA)模型,培养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转染组和阳性转染组,选取转染效率高的PCSK9siRNA对VSMC进行干预,分别于12、24、36、48、60h用MTT法测定吸光度(A)值,绘制......

    作者:谭小青;阳军;刘悟;邓志雄 刊期: 2016- 07

  •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6只,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阿托伐他汀组40只.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阿托伐他汀组在建立模型前21d予以阿托伐他汀灌胃.假手术组分为24h和48h,每个时间点8只.缺血再灌注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分为3、12、24、48、96h,每个时间点8只.于各个......

    作者:方骁;陶定波;申敬顺;王迎新;董翔;季晓飞 刊期: 2016- 07

  • 周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病理环节中的研究进展

    Rouget于1873年首先发现周细胞是围绕小血管内皮细胞周围存在的一类细胞;之后在1923年由Zimmermann命名,称为周细胞,又称Rouget细胞,是微血管的壁细胞.周细胞与内皮细胞一起构成微血管和组织间隙的屏障,在调节微血管功能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涉及到“多元化”的机制,包括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自发性血栓形成、痉挛、炎症、微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及血管新生等[2......

    作者:毛鑫羽;马惠宁;徐士欣;张军平 刊期: 2016- 07

  • 帕金森病焦虑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我国≥65岁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7%[1].以往认为,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在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缺失,进而引起皮质基底节环路功能异常,导致运动障碍的发生.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帕金森病的主要运动症状.但近年来,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认识,病理生理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病理改变可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质,从而引起众多非运动症状......

    作者:房进平;冯涛 刊期: 2016- 07

  • 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主要由自发斑块破裂或侵蚀及继发血栓形成所致[1].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在检测斑块特点、围术期并发症及评估药物治疗后斑块演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PCI术前,通过IVUS检测能够提供血管管腔大小、斑块长度,评估斑块形态、钙化程度及血管重构类型;发现易损斑块(包括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作者:王江友;鄢华 刊期: 2016- 07

  •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1定义及诊断标准在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基金会(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ACCF)和AHA联合发布的2013年心衰治疗指南中将心衰分为两类4期.第一类:LVEF下降(≤40%)的心衰......

    作者:王洁妤;华琦 刊期: 2016- 07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策略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一位的成年人致残、致死原因,而其中占大多数的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损伤导致了包括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神经血管单元组分的损伤和死亡,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策略包括急性期溶栓、血管再通和神经保护等,其中只有4.5h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是符合溶栓治疗标准并且能够终获益的患者有限.而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等的生物疗法......

    作者:朱明月;朱珏华;蔡晋;刘新峰;孔德燕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