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多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肺静脉评价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35例为房颤组,男25例,女10例,另选进行冠状动脉体检的35例正常者为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分析入选者的CT资料.结果两侧肺静脉的上下径均较前后径粗,两侧上肺静脉的上下径及前后径均较两侧下肺静脉粗,各肺静脉的上下径均较前后径粗(P<0.05);各肺静脉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

    作者:彭健灵;温小良;胡志欢;叶芳婷;洪方明 刊期: 2016- 06

  • 老年患者血甘油三酯水平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血脂水平与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西南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593例,根据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非AS组164例和AS组429例.采集AS相关危险因素,并统计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结果与非AS组比较,AS组体质量指数[BMI(23.90±4.01)kg/m2vs(23.09±3.23)kg/m2]、血胱抑素c[(1.00......

    作者:郜攀;卢婷;赵坤;司良毅 刊期: 2016- 06

  • 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减轻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研究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特异性RNA干扰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破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8只,SAH组12只,阴性对照病毒组(LV-Control组)12只,NLRP3慢病毒干扰组(LV-shNLRP3组)12只;后3组均行血管内刺破法SAH造模.SAH后24h行Westernblot、ABC......

    作者:俞书红;郭志良;王刘敏;陈万红;张仁良;刘新峰 刊期: 2016- 06

  • 吴茱萸次碱对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对吴茱萸次碱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空白组、二甲基亚砜组、药物A组(吴茱萸次碱0.4μmol/L)、药物B组(吴茱萸次碱1μmol/L)、药物C组(吴茱萸次碱4μmol/L),后4组药物刺激2h后,加入过氧化氢诱导氧化应激损伤,24h后检测细胞增殖率、活性氧、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型NOS(eNOS)、诱导型NOS(......

    作者:马懿;石蓓;龙仙萍;龚勋;莫颖莉;夏皓;黄兆辉;吴赛珠 刊期: 2016- 06

  •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体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七氟醚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七氟醚后处理组,每组16只.再灌注末,利用动物超声仪测定心功能指标,采用1%TTC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并检测蛋白羰基化水平、心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血红素氧合酶1(H......

    作者:张静;余鹏;余树春;袁林辉;周志东;华福洲;陈勇;张列亮;徐国海 刊期: 2016- 06

  • 迷走神经对增龄性心房颤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2014AHA/ACC/心律学会和胸外科学会联合发布了新版AF患者管理指南,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60岁以下的AF患者发病率为1%,75~84岁的AF患者高达12%,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年龄达到80岁以上[1-2].年龄作为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自主神经系统......

    作者:马建华;汤宝鹏 刊期: 2016- 06

  • 白细胞介素17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脑血管疾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常见.近期在小鼠脑膜新发现大脑淋巴管的存在,提示免疫系统在脑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对其相关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且现已证实,脑缺血后强烈的炎性反应是造成脑继发性损伤的重要原因[1-2].......

    作者:刘倩;李言洵;于津泠;李俊发;李淑娟 刊期: 2016- 06

  • 非他汀类调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里程碑式的经典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来降低LDL-C的水平,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部分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较好,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存在“他汀抵抗”(指规律应用他汀类药物不能达到理想的降低LDL-C效果)或者“他汀不耐受”(指由于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副作用、患者质疑药物效果等导致药物应用中断)[2].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应用他汀类......

    作者:南京;杨水祥 刊期: 2016- 06

  • 松弛素在心血管系统及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

    松弛素首先由Hisaw于1926年发现,是一种分子量为6000的肽类激素,属于胰岛素超家族成员.松弛素与胰岛素化学结构相似,由57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A链和B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在B链的中部有2个精氨酸残基蕴含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点.人类松弛素基因组包含3种不同的基因H1、H2和H3,位于染色体9(H1和H2)和染色体19.尽管分子结构与胰岛素相似,但两者作用的受体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细胞效应......

    作者:高翔宇;王萍;李虹伟 刊期: 2016- 06

  • 脑出血病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每年全球200万~300万人发生脑出血,占所有新发脑卒中的10%~15%,脑出血全球总发病率为24.6/(10万人·年).在我国,脑出血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12/10万人,该数据远高于西方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1].有报道,脑出血后1个月的死亡率为40%,幸存者中仅12%~39%不会......

    作者:官念;吴碧华;刘黎明;杨云凤;李永莉;张蓉;任丽君;刘琳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