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5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在慢性脑白质损伤后的表达
目的探讨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后脑周细胞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5(RGS5)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PDGFRβ)的表达.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8只和模型组24只,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于慢性脑低灌注白质损伤模型第7、14、30、60天处理,依次分为A、B、C、D组.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周细胞RGS5和PDGFRβ表达.结果与S组RGS5表达(1.520±0.032)......
作者:朱海兵;刘琳;冯李长;余海 刊期: 2015- 06
-
高渗盐水预处理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高渗盐水(hypertonicsaline,HTS)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10只)、HTS+SO组(A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B组10只)、HTS+缺血再灌注组(C组10只)、锌原卟啉IX(ZnPPIX)+HTS预处理组(D组12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肌酸激酶(CK)、乳酸......
作者:于杨;刘筱;张燕;张翟;陶卉;陈曼华 刊期: 2015- 06
-
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边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组60只及预适应组60只,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和72h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预适应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
作者: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余红;刘斌 刊期: 2015- 06
-
血管生成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g-1处理组和Ang-2处理组,与HCMEC共孵育24h,收集细胞和培养液,用蛋白印迹法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NRG-1蛋白表达和N......
作者:唐中力;李浪;桂春;杨华峰 刊期: 2015- 06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腹主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内膜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兔腹主动脉再狭窄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移植组,各20只.损伤组和移植组送入球囊扩张损伤腹主动脉,移植组以1×107/kg细胞数将荧光标记的BMSC注射到损伤血管局部.术后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腹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算PCNA增殖指数,血管形态计量分......
作者:吴向军;宋艳丽;耿文真;王庆元;崔家玉 刊期: 2015- 06
-
幽门螺杆菌外膜泡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分泌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ytotoxin-associatedgeneA,CagA)蛋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作为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的重要载体,外膜泡具有侵袭力强、携带毒素稳定性好的特性.幽门螺杆菌释放的外膜泡携带CagA蛋白突破胃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后入血,进一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一系列炎性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蔡晋;邹海斌;孙晓敏;刘文华 刊期: 2015- 06
-
阵发性心房颤动与脑卒中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栓塞事件中85%是脑卒中口[1].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相当口[2].房颤患者脑卒中较非房颤相关脑卒中,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严重[3].根据美国2014AHA/ACC/美国心律协会房颤管理指南,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5倍,年龄越大,脑卒中风险越大,房颤相关脑卒中较非房颤相关脑卒中严重,其30d内病死率较不合并房颤患者增加27%~S......
作者:南京;杨水祥 刊期: 2015- 06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血管损伤效应及机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是蛋白质、脂质等与糖类发生非酶促反应后形成的一种聚合物,在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管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量证据表明,AGE的不断增加和累积与糖尿病增加的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发症风险相关[1-5].关于AGE的损伤机制,目前认为它可以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破坏正常的分子构象、促进交联、改变酶的活性、损害受体识别等来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另外,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AGE通过影响动脉粥......
作者:刘丽媛;张誉洋;王海昌 刊期: 2015- 06
-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与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疾病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cellspecificmolecule-1ESM)-1又称为Endocan,是一种硫酸皮肤素黏蛋白,1996年由法国科学家Lassalle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ESM,主要在人肺和肾脏以及血管网中表达.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与炎症过程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被认为是内皮细胞激活的新标记物[1].......
作者:刘雅;张蓓;刘洁琳;温绍君 刊期: 2015- 06
-
早发型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排在阿尔兹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在发达国家PD的发生率为0.3%,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在60岁人群中,PD的发病率为1%~2%,年龄>8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达到3%~4%.目前我国的PD患者人数已>200万[1].新近发现的这些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作者:李芳菲;冯涛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术后疗效观察
- 2 肺炎衣原体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3 耳垂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一致性检验
- 4 加强创新性研究努力提高心房颤动治疗水平
- 5 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随访研究
- 6 RNA干扰技术建立细丝蛋白表达下调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
- 7 帕金森病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的关系
- 8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
- 9 中老年脑白质疏松症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 10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迟发假性动脉瘤一例
- 11 淀粉样蛋白诱导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及二苯乙烯苷的干预影响
- 12 丹参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细胞组织因子基因表达的作用
- 13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神经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4 64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 15 非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 16 3-硝基丙酸对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17 高血压病患者的脑磁共振成像改变
- 18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DIDS和NPPB对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研究
- 19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 20 年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缺血耐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