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0期文章
  • 人参皂甙Rg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对D-半乳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衰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分离并原代培养VSMC,选取3~6代VSMC,通过D-半乳糖共孵育的方法诱导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和透射电镜鉴定衰老VSMC;VSMC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组、Rg3高浓度组、Rg3低浓度组,Westernblot方法检测p1......

    作者:鄢梦竹;李书国 刊期: 2015- 10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存活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aD组和EPO组,每组48只.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aD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2、4、8周4个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作者:李建民;王玲 刊期: 2015- 10

  •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F组[SSTF100mg/(kg·d)]和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1mg/(kg·d)],每组5只.造模前1周给药,后3组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法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镜观察大脑皮质缺血区神经元和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

    作者:白江涛;龚理;赵淑敏;韩莉 刊期: 2015- 10

  • 椎动脉发育不良和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1].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栓塞是常见的导致后循环缺血的血管因素,其中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同的特点及共同的危险因素.此外,由于椎动脉管径细小伴随的血流动力学、血压及血液成分改变等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发育不良的椎动脉常常较对侧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

    作者:杨丽娟;张京芬 刊期: 2015- 10

  • 长链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200nt的RNA分子,结构上类似mRNA,但序列中不存在开放阅读框[1].与编码RNA相比,lncRNA并不编码蛋白质,而是通过基因印记、染色质重构、细胞周期调控、剪接调控、mRNA降解和翻译调控等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种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理功能[2].近期研究发现,lncRNA和疾......

    作者:施冰;薛大卫 刊期: 2015- 10

  • 抵抗素样分子α在血管重构及血管收缩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抵抗素样分子(RELM)α,是一个与炎症相关的缺氧诱导有丝分裂因子,具有促增殖、血管收缩、血管新生和类趋化因子的作用[1-4].RELMα具有分布特异性,在脂肪的间质血管及慢性缺氧和辅助性Th2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的肺组织中表达升高[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循环单核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显著表达.RELM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循环,在小鼠和人体均有表达,可能与......

    作者:段淑香;李晓燕;张红明 刊期: 2015- 10

  • 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又名老年性痴呆,主要发生在65岁以后,是一种原发性进行性脑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目前,我国有600~800万人罹患本病[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由β淀粉样蛋白(Aβ)刺激小胶质细胞产生的炎性反应在疾病中起重要作用[2].Toll样受体(TLR)是一种进化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除了在机体的免......

    作者:张卫;花放 刊期: 2015- 10

  • 循环微小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死亡的首因,而急性心肌梗死(AMI)是ACS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AMI依赖于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临床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记物主要是心肌特异的肌钙蛋白(cTn).另一个标记物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而其主要的缺点是组织特异性较差和释放时间的延迟.在探索新的高效、敏感、特异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中,微小......

    作者:宋双双;司良毅 刊期: 2015- 10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elpercell17,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脑梗死组)和健康体检者52例(对照组),脑梗死组再进一步分为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抽取急性脑......

    作者:庄献博;徐光军;王未飞;陈团芝;杨霞峰 刊期: 2015- 10

  • 心脏起搏器自动化功能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具有自动AV间期搜索和起搏模式策略自动化功能的双腔心脏起搏器对老年患者减少心室起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置入DDD/R型双腔心脏起搏器的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123例,分为实验组66例,平均年龄(76.5±6.8)岁,置入具备自动AV间期搜索和模式策略功能的美敦力公司Adapta系列起搏器;对照组57例,平均年龄(73.1±7.4)岁,置入不具备上述2种功能的美敦力公司SigmaA......

    作者:周志宏;陈漠水;杜子军 刊期: 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