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8与白细胞血小板间黏附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量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趋化因子IL-8参与冠心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冠心痛患者102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冠心病组于冠状动脉造影前,空腹抽取静脉血6ml,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6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及GPⅡb/Ⅲ......
作者:郭春雨;吴彩凤;马晓娟;刘欣;殷惠军 刊期: 2014- 07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凝血与炎症的相关性及其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诊断分为ACS组67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51例,2组患者测定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变量的相关性.结果ACS组血浆组织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0......
作者:李巧汶;邱健;李志樑;洪长江;阮云军 刊期: 2014- 07
-
吴茱萸次碱对大鼠动脉增龄性改变的干预影响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大鼠动脉增龄性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2只,分为3月龄组、12月龄组、18月龄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各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以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实时PCR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eNOS蛋白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12月龄组比较,18月龄组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SOD、GS......
作者:马懿;吴赛珠;龚勋;莫颖莉 刊期: 2014- 07
-
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血脂和ghreli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和下丘脑ghr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空气组,持续低氧组和间歇低氧组,每组20只,第1、3个月末测大鼠血脂,C反应蛋白(CRP),RT-PCR法测下丘脑和血管内皮ghrelin基因表达,Westernblot法测血管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空气组......
作者:陈雷;孙晓;王实;佟浩;张曼 刊期: 2014- 07
-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脑梗死小鼠脑内分化为星形胶质样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脑内分化情况.方法选择41只雄性昆明小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后,将制模成功的34只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组和BMMNC移植组(移植组),每组17只.分别于模型成功后1、3、7、14和28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小鼠神经损害严重程度,免疫荧光双标法观测BMMNC脑内分化情况.结果与溶剂组比较,移植组1......
作者:王建平;王新新;蒋超;王梦涵;余列;陈明;刘恒方;陈宁宁;赵源征 刊期: 2014- 07
-
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X线照射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5只,其中X线照射组、阿托伐他汀组予以10Gy/dX线照射,共3d.大鼠照射完毕处死后,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心肌组织TN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X线照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TnⅠ[(2.14±0.14)ng/ml,(1.85±0.12)ng/......
作者:周游;李浪;陈绘颖;王江友;刘涛;苏强 刊期: 2014- 07
-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在亚低温下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亚低温下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受损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分为3组: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氧糖剥夺55min制作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损伤组和治疗组在氧糖剥夺55min后分别置于37℃和32℃培养24h.收集各组细胞,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CIRP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
作者:蔡英;郑君毅;王冠;武俏丽;巫嘉陵;苏心 刊期: 2014- 07
-
中药防治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是在高血压左心室后负荷升高状态下,为减少室壁张力,维持心脏功能,代偿出现的心肌肥厚.左心室肥厚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临床确诊为左心室肥厚,则预后较差[1-2].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降压,而且必须预防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3-4].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
作者:陈偶英;谭元生;张稳 刊期: 2014- 07
-
他汀类药物与慢性间歇缺氧机制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OSA不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可造成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的损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OSA核心的病理损伤因素中具有特征性的依然是体内的慢性间歇缺氧(chronicintermittenthypoxia,CIH)环境,CIH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张凌云;高宝安 刊期: 2014- 07
-
胰高血糖素样肽1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是一种由肠道内分泌细胞(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岛素,肠腔内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脂肪等)能直接刺激GLP-1释放.GLP-1在人体多个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中发挥着多种功能,GLP-1对心血管的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心肌缺血恢复血流后,缺血心肌的损伤反而加重了,其机制包括:氧自由基大......
作者:陈韦任;陈韵岱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γ分泌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2 高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
- 3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抗栓治疗策略
- 4 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探讨
- 5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5和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β在慢性脑白质损伤后的表达
- 6 比索洛尔对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
- 7 比索洛尔治疗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分析
- 8 Toll样受体4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溶血磷脂酸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 9 马尼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 10 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1015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 11 颅内外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
- 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 13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蛋白酶体20S的相关性
- 14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空腹血糖和真胰岛素与载脂蛋白E基因型的分析
- 15 血管内支架置入和药物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随访
- 16 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7 关爱随访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18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再认识
- 19 老年患者肢体抖动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分析
- 20 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