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
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黄嘌呤氧化酶系统,在急性脑梗死发作时,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启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生化反应系统,产生大量尿酸及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近几年流行病学及国内多数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1].WHO在1989年将高尿酸血症确定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目前仍有争议.现就其研究进......
作者:朱红凤;王爱明;张凤佳;韩杰;王哲;洪晓军 刊期: 2013- 09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常见类型,约占50%,年龄≥65岁人群中AD的患病率为5.4%[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抗胆碱酯酶药物及针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iodprotein,Aβ)的修饰疗法等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或延缓疾病进程,而不能逆转疾病进程.但AD早期干预可使疾病进程推迟5年,使AD患者减少57%,因此,AD的早期诊......
作者:张清华;杜怡峰 刊期: 2013- 09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抑郁状况的调查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抑郁状况与造影无需支架置入的患者有无差异.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61例,分为支架置入71例(支架置入组),无支架置入190例(无支架置入组),需要支架置入治疗但因各种原因未行支架置入14例,需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6例.术前及术后出院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发生率.结果支架置入组与无支架置入组术前抑郁发生率比......
作者:李佐民;杨震 刊期: 2013- 09
-
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分为3组:A组(Ccr≥70ml/min)50例,B组(50ml/min≤Ccr......
作者:黄蔡华;彭绍蓉 刊期: 2013- 09
-
早期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老年假性球麻痹的影响
目的探讨未经指导吞咽训练与早期个体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68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治疗、护理及自行吞咽训练;康复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采用洼田式饮水试验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评估,并对68例脑卒中假性球麻痹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训练前比较,训练30d后,康复组和对照组轻、中、重度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
作者:时贞娟 刊期: 2013- 09
-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
近年经导管射频消融(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房颤患者接受了消融治疗.目前,适应证已经拓展到包括高龄、左心房明显增大、有器质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
作者:吴永全;沈絮华 刊期: 2013- 09
-
对百年老药地高辛的再认识
地高辛伴随着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已走过了百年历程.首先,它通过阻断Na+-Ca2+交换导致细胞内钙浓度升高,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治疗心衰.其二,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来讲,可通过阻断房室传导中迷走神经的影响,减慢房颤的心室率.下面就地高辛的这两个主要治疗方向谈谈对它的现代再认识.......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3- 09
-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921年Kraepelin就曾提出,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然而,直至1977年Folstein等才首次报道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抑郁,并称之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 09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1].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为探讨影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因素,本研究对我院261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期待能给今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从而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作者:张凤佳;谭相如;王爱明;韩杰;孙大勇;李明 刊期: 2013- 09
-
高龄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这类人群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行PCI的高龄老年人,其临床特点、疗效、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国外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1-3].本研究回顾分析本中心PCI的高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以便对PCI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作者:马国添;阮翔;曾志羽;梁艺(王莹);陈东琳 刊期: 2013- 09
动态资讯
- 1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进展
- 2 胞磷胆碱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3 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症及其治疗
- 4 448例老年人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糖代谢障碍的关系
- 5 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
- 6 铁与心脏病关系研究进展
- 7 阿托伐他汀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 8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相关性Meta分析
-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前降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血压和尿钠的关系
- 12 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分析
-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
-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特点和疗效
- 15 代谢综合征与脑梗死患病率的相关分析
- 16 不同全身麻醉药物诱导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17 天津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筛查及临床特征
- 18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评价研究
- 19 血脂水平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 20 中医医院老年患者心身医学科会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