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逐渐被人们了解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迄今,国际头痛协会仍未将VM包括在头痛疾病的分类中.国内外医师对其诊断标准、病理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该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杨娜;高旭光 刊期: 2013- 02
-
64层螺旋CT和血清学标记物对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冠心病也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导致斑块破裂并发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管腔急性严重阻塞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急剧加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机制.大量研究表明,60%~70%的ACS是由于斑块破裂引起,25%~44%的ACS是由于斑块表面糜烂引起[1].......
作者:何燕;杨文慧;魏云鸿;杨莉 刊期: 2013- 02
-
缺血性脑卒中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短暂或持久的局灶性脑缺血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而导致脑损伤,且随时间和缺血程度增加而加重.由此引发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机制复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性反应、半暗带去极化及细胞凋亡等共同参与了其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作者:赵静;李晓峰;陈忠云;杨旭 刊期: 2013- 02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术一例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占AMI的1%~2%,是罕见、严重的并发症,VSR患者病情危重,自然预后极差,占AMI后早期死亡的5%.Ledakowicz-Polak等[1]研究发现,AMI成功PCI后,0.71%并发VSR,AMI并发VSR往往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治疗困难,且死亡率极高.我们采用Amplatzerpostinfarct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成功封堵1例急性前壁、下壁心肌......
作者:齐静;侯平;姜钧文;陈韦;王艳春;李蒙;于乐;周鑫;赵颖军 刊期: 2013- 02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眼和脑的短暂性缺血发作,也可以表现为相应脑供血区的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则被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也与认知功能的减退有关.......
作者:管维平;吴智平 刊期: 2013- 02
-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夹层、动脉炎、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等,但颈动脉粥样硬化常见,颈动脉狭窄后引起的脑灌注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产生的栓子栓塞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彭斌 刊期: 2013- 02
-
58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程通常在发病后的2周之内,是病情凶险且病死率高的急性大血管病变,亦属于高血压急症,临床主要症状为用力后突发性剧烈胸、背痛或腹痛及合并高血压,如不及时诊治,48h内病死率可高达50%~68%,未经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后接近90%会死亡[1].......
作者:徐鸿远;吴鲲鹏 刊期: 2013- 02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重度肺动脉高压126例临床体会
肺动脉高压(PAH)是心、肺及肺血管病引起,可为原发PAH,也可为其他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多种疾病所致的肺血管阻力增高和(或)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静脉压增高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严重的、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进展性肺循环病症,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后右心衰竭、全心衰竭,预后较差.......
作者:杨燕;李平仙 刊期: 2013- 02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患者行CEA共125例次,成功率100%,其中颈动脉狭窄60%~75%者48例次,占38.4%,狭窄>75%者77例次,占61.6%,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率1.9%,围手术期死亡1例,占0.9%.101条颈动脉术后1个月经颈多普勒超声显示,颈内动......
作者:田磊;关朝聚;陈学东;王中华;张亭亭;王育红;汤楚中 刊期: 2013- 02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未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患者行CAS,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视觉保持测验(VRT)观察认知功能的变化,用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CAS,成功率100%.与术前颈动脉狭窄率比较......
作者:马继军;刘学文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心电图P波异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 2 2007年冠心病介入治疗展现新前景
- 3 重组腺病毒miR-15b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浓度的变化
- 5 中国河南信阳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6 表达谱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7 老年雄激素低下患者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
- 8 镍钛自膨胀支架置入血管后细胞凋亡与增生的实验观察
- 9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研究
- 10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老年心肌梗死范围和预后的影响
- 11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超声检测
- 12 脑出血大鼠脑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研究
- 13 猎人弓综合征研究进展
- 14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15 血压变异性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 16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
- 17 老年退休人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18 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的临床对比研究
- 19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性作用研究
- 20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脑中动脉血管肌源性紧张度的时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