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12期文章
  • 丹酚酸B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目的探讨丹酚酸B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心肌细胞样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第2代BMSC经丹酚酸B诱导分化为诱导组,未诱导为对照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连接蛋白43(Cx43)、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原代细胞接种4h后贴壁生长,48......

    作者:李伟望;王海萍;张娟娟;吕洋 刊期: 2013- 12

  • 联合水蛭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处理中,联合水蛭注射液进行后处理,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磷酸化蛋白激酶B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C组)、IPOC+水蛭注射液后处理组(P-L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及IPOC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mRNA及其蛋白......

    作者:胡跃强;唐农;吴林;孙淑荣;苏锦勋;覃琴 刊期: 2013- 12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与影像学研究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脑梗死重要的预警信号[1].其发生率在TIA后1周内达12%,3个月内高达10%~20%[2].有效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指导临床分层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Johnston等于2007年提出ABCD2评分,已被AHA/ASA推荐用于评估TIA的预后及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该评分提高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

    作者:叶子明;刘莹;秦超 刊期: 2013- 12

  • β肾上腺素受体研究进展

    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共分为3种亚型,β1-AR和β2-AR发现较早,β3-AR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发现.β3-AR与β1-AR和β2-AR同属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3个胞内环、7次跨膜区和3个胞外环,不同点是β3-AR的C末端缺乏蛋白激酶A和β受体激酶的磷酸化位点.β3-AR主要存在于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β3-AR参与了机体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调节心血管、抗肥胖、调节糖脂代谢以及胃肠道......

    作者:郭彦青;李艳芳 刊期: 2013- 12

  • 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复流,梗死区的缺氧血管床承受了再通血管内动脉血流的冲击,而导致的梗死区继发性出血,经头颅脑CT扫描可发现,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出现散在或局限性的高密度影,以上这种病理现象又可称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它被公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并发症,在初发病的几天内出现,可高达15%.在病理形态学上可以分为点状出血和片状血肿,容易与脑出血相混淆.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在既往的研究中......

    作者:杨明辉 刊期: 2013- 12

  • 抗凝药物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升高,使抗凝药物临床应用增加.现有抗凝药物存在出血风险高,需要监测凝血指标等缺点,促使人们不断研究抗凝血机制及各种抗凝药物.我们就目前各种抗凝药物的抗凝进展、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维生素K拮抗剂1.1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了双香豆素,其代表药物为华法林.华法林影响维生素K与其环氧化物的循环转化,影响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性.服药后,凝......

    作者:董军;刘寅 刊期: 2013- 12

  • 月份和季节对老年人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月份和季节与老年人脑出血发病之间的关系,以其为本地区老年人群降低脑出血的发生提供对策扣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脑出血患者509例,将年龄≥60岁的313例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1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圆形分布法,先求患者发病的时间集中度(r),再求出平均角(a)和角度均数标准差(S),推算脑出血集中时间和高峰期,采用Rayleigh......

    作者:叶红晖;夏永梅;厉郡华;李向云 刊期: 2013- 12

  • 多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评价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MSCT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在离退休老干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离退休脑梗死患者150例,入院后1周内行MSCTA、CDFI检查,观察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管壁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等.结果150例患者,MSC......

    作者:杨军;邵蕾 刊期: 2013- 12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分为高Hcy组80例和正常Hcy组76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水平,并比较血小板CD62P的差异.结果与正常Hcy组比较,高Hcy组患者血小板CD62P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Hcy能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增加急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作者:张新勇;沈军;周永;陈强;林森 刊期: 2013- 12

  • 脑卒中样发作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克雅病三例

    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7~2013年诊治的3例克雅病患者,男性2例,年龄61岁,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女性1例,年龄63岁,子宫绒毛癌行子宫全切术后.例1,患者男性,61岁.因发作性眩晕5周,步态不稳、言语不利、视物变形4周入院,入院前5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眩晕,改变体位可诱发.当地医院头颅MRI显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等治疗无效.入院前4周开始步态不稳,间断幻视、幻......

    作者:刘晓彩;王国强;张微微;李莹;高妹茹 刊期: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