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
1概述脑卒中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据大规模人群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颈动脉狭窄而导致的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事件的10%~20%.尽管针对超早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给予其他试验性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措施仍然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好方法.......
作者:张茁;楼小琳;刘磊;邢岩 刊期: 2009- 09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优劣比较
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有15%~20%是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据不完全统计,症状性颈动脉高度狭窄患者年脑卒中发生率达10%~17%,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患者年脑卒中发生率达2%.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近几年采用的方法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究竟哪种治疗方法更好,仍然是当今医学界所争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作者:张勤奕 刊期: 2009- 09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
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期间,冠状动脉血管成形与支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冠状动脉狭窄与缺血性心脏病的规范治疗手段之一.可是,应用血管内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目前还存在争议.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随机临床试验来证实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y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的临床疗效与潜在利弊.......
作者:张茁;刘伟;邢岩 刊期: 2009- 09
-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防治脑梗死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梗死逐渐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颈动脉是脑部的上游血管,供应着大脑前2/3的血液,因此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影响着脑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有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
作者:勇强 刊期: 2009- 09
-
美国心脏协会指南与欧洲指南中关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应用建议及在一级预防中的差异
1AHA2006年脑卒中预防指南中关于颅外颈动脉病变干预方法的建议对于6个月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卒中,且同侧颈动脉高度狭窄(70%~99%)的患者,建议由围手术期致残率和病死率<6%的外科医师对其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Ⅰ级推荐,A级证据).......
作者:张勤奕 刊期: 2009- 09
-
1000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体会与思考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美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此期间进行了大量CEA的随机对照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几组循证医学试验,如NASCET[1],ACAs[2]、ACST[3]等试验,充分证明了CEA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中的有效性.由于美国建立了完整的CEA规范、标准及准入等科学体系,CEA已在美国发展成为一项预防颈动脉狭窄导致脑卒中的金标准手术.每年有十几万人接受CEA,而其中的......
作者:张勤奕;张茁 刊期: 2009- 09
-
经颅多普勒检查在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位置
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有大动脉闭塞?是否需要行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及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如何快捷和准确地评估闭塞动脉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程度?尽管早期CT定量能帮助预测并发症、预后、以及溶栓治疗获益的可能性,然而,CT不能单独提供确切的动脉闭塞定位和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团注后动脉闭塞持续时间的信息.......
作者:高山 刊期: 2009- 09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检测与治疗评价
随着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它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内死因调查中已居首位.有资料报道,脑血管疾病中70%~80%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alvasculardisease,ICVD).......
作者:华扬 刊期: 2009- 09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
脑血管病是一组症候群,是脑与血管2个不同组织共同的疾病.任何类型的非心源性脑血管病发生之前,患者都存在至少1种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可以是全身血管硬化的一部分,例如冠心病、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粥样硬化等,也可以是局部颅内血管病变.针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治疗是预防脑梗死发生的佳抉择,临床上开始重视治疗动脉疾病,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微微 刊期: 2009- 09
-
顽固性高血压、胸痛、胸闷、晕厥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4岁,休于,因劳力性胸闷10年,突发胸痛6h,于2007年11月29日急诊入院.既往高血压史20年,间断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血压控制不佳,仍波动于140~200/60~110mm.Hg(1mmHg=0.133kPa),无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
作者:周忠江;彭建;查道刚;修建成;许顶立;刘伊丽 刊期: 2009- 09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脑灌注成像在慢性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 庚醇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和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3 旋磨术联合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
- 4 神经影像技术在诊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 5 3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MRA和DSA对比研究
- 6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 7 加强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规范化管理
- 8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抑郁状况的调查
-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表现
- 10 外周血CD146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 11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 12 tau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研究进展
- 13 血压正常高值者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 14 长期摄入高糖对大鼠动脉血压和离体肠系膜血管网分泌皮质醇及醛固酮的影响
-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个体化治疗应全程到位
- 16 他汀类药物与慢性间歇缺氧机制的研究进展
- 17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18 不规则趋化因子对人单个核细胞P38和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 19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的分析
- 20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不同疗效的术前超声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