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153在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慢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探讨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CHOP/GADD153)蛋白表达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混合气体培养箱内进行慢性缺氧处理,随机将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缺氧6、12、24、48、72h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DNA梯度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HOP/GADD153mRNA水平变化,Wes......

    作者:董建军;李小鹰;鲁晓春;刘秀华;张振英 刊期: 2009- 04

  • 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而脑缺血后的神经修复,尤其是神经干细胞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脑缺血町激活成年脑内的神经发生,然而成年脑内神经发生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脑缺血后功能修复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已知在生理条件下,学习、训练和应激等可调节成年脑神经发生,但脑缺血诱导神经发生的调节机制与生理状态下有所不同,我们就影响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相关凶素作一综述.......

    作者:黄河清;司良毅 刊期: 2009- 04

  • 糖胺聚糖在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主动脉夹层是发生于主动脉的常见灾难性疾病之一,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通常认为主动脉壁本身结构异常是发病基础,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促发因素[1].细胞外基质(ECM)是构成主动脉壁的主要成分,其异常是主动脉夹层的特征性改变之一[2].糖胺聚糖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大分子,对维持主动脉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起着重要作用,其异常改变可能是......

    作者:张健;冯睿;陆清声;景在平 刊期: 2009- 04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进展

    二维斑点追踪(STI)技术基于高帧频二维图像,把心肌组织看成无数个像素,这些像素即自然的声学标记,它们是均匀分布于心肌内的稳定的声学斑点.STI技术在心动周期中逐帧扫描某个像素的位置,通过区块匹配法和自相关搜索法可以在连续帧中追踪每个斑点标记并计算出运动轨迹,能更准确地定量检测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和心室扭转变形.......

    作者:马春梅;智光 刊期: 2009- 04

  • 82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的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是因颅脑大血管特别是大脑中动脉血管阻塞而引发,以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症状为突出表现[1],进展快,症状体征重,病死率高,存活者致残率高.为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CT演变、危险因素,死亡原因和有效救治措施,现将我院收治的8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晓光;胡晓颖;张春丽;陈雪 刊期: 2009- 04

  • 不同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一旦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可导致心肌泵功能丧失,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病死率高.早期识别AMI的高危人群对指导治疗、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AMI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恢复心肌的再灌注.早期再灌注包括直接PCI及静脉溶栓治疗.本研究观察两种再灌注治疗对AMI合并新发RBBB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观察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

    作者:闫华;杨静;李莉;刘晓坤;赵碧琼;田美荣;姜玉茹;尚小明 刊期: 2009- 04

  • 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前景广泛.我们应用GM-1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探讨其疗效.......

    作者:岳卫东;于永华 刊期: 2009- 04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调节的临床分析

    有研究表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升高与脑梗死面积和病情严重性有关[1].目前,国内有报道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疗效肯定[2].本研究选择ACI患者70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通心络胶囊对ACI患者血清中H-FAB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开梅;邱晨红;赵中;高炳忠 刊期: 2009- 04

  • 25例老年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会

    冠心病患者中老年人占很大比重.该类患者一般都有肺及肝肾功能下降,合并其他疾病多,如糖尿病,高血压,同时,随着内科涂层药物支架的迅速发展和介入技术的提高,这个人群中终选择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都是病情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心肌严重缺血的患者,对心血管外科技术、麻醉技术的要求更高.如何更好的保护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手术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柏本健;魏维强;李洁;方汉军 刊期: 2009- 04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梗死九例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常见的生活性和职业性中毒之一,其病死率在急性中毒中居首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心肌梗死已成为重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ACOP基础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当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治9例ACOP致心肌梗死资料汇总如下.......

    作者:沈毅;赵淑艳;李虹伟;刘凤奎 刊期: 2009-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