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CT指导下慢性闭塞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
目的初步探讨64层螺旋CT指导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重建图像,确定罪犯血管,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例慢性完全闭塞的患者中有4例介入治疗后血管再通,2例反复尝试未获成功.冠状动脉造影闭塞不等于CT显示冠状动脉闭塞,因此,在CT指导下,对患者行介入治疗仍有可能再通.结论介入治疗前的CT检查,有助于预测和推断冠状动脉......
作者:盖鲁粤;李苹;金琴花;杨庭树;陈练 刊期: 2008- 05
-
长期抑制大麻素受体-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功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抑制剂利莫那班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功能的作用.方法16只2月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利莫那班组(8只).每月测体重,无创法测鼠尾动脉收缩压;6个月后行颈动脉插管测颈动脉血压.检测大鼠胸主动脉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硝酸甘油的反应.Westernblot法检测胸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作者:杨大春;陈晓平;王利娟;曹廷兵;杨华;冯晓丽;祝之明;刘道燕 刊期: 2008- 0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以线栓法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大鼠23只,随机分为3组,早期MSC治疗组(8只)、晚期MSC治疗组(8只)和对照组(7只).术后每3天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28天后处死大鼠,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进入大鼠体内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早期MSC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作者:郭亮;麦晓燕;申晶;徐宁;刘安恒;李源 刊期: 2008- 05
-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时相性调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变化规律和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后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缬沙坦组,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不同时间(12、24、48、72h)和不同浓度(1.0×10-9~1.0×10-5mol/L)下心肌细胞Cx43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心肌细胞24和72hCx43的表达.结果AngⅡ组心肌细胞......
作者:杨军;伍卫 刊期: 2008- 05
-
辛伐他汀消退老年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喂养的老年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脂喂养的60周龄雄性aopE基因敲除小鼠30只,随机分为辛伐他汀高剂量组、辛伐他汀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每天予以辛伐他汀20mg/kg、辛伐他汀5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取主动脉窦部做病理检测.冷冻切片光镜下观察AS斑块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桥蛋白......
作者:晏沐阳;翟永志;彭勃;刘博;张云凤 刊期: 2008- 05
-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细胞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大鼠不同病程心肌纤维化及其相关病理变化.方法选取18只DM心肌模型后大鼠随机分为DM大鼠1个月组(DM1组)、3个月组(DM3组)、6个月组(DM6组),每组6只.另选18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为心肌胶原总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胶原蛋白Ⅰ、Ⅲ和心肌细胞心肌型α肌动蛋白(α-ac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平均积分吸光度(A)......
作者:解辉;潘晓黎;吴伟 刊期: 2008- 05
-
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家兔心肌肌浆网钙调控相关蛋白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受磷蛋白(PLB)基因表达的改变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衰组和缬沙坦组,每组6只.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术后7周观察左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SERCA2、PL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左心室重量指数、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
作者:曲辅政;刘志华;蒋彬;邹操;钱婕;蒋文平 刊期: 2008- 05
-
精氨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兔冠状动脉功能的效应
目的评价左-精氨酸对高胆固醇血症兔模型冠状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效应.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组、左-精氨酸组,每组12只.两周后,处死兔,取兔冠状动脉做成动脉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组、左-精氨酸组兔胆固醇水平明显增高;高胆固醇血症组兔冠状动脉环在KCl预收缩基础上对内皮依赖的(乙酰胆碱累积浓度10-8~10-4mol/L)效应减弱;左-精氨酸组兔对乙酰......
作者:晏沐阳;王士雯;翟永志 刊期: 2008- 05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评估量表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是老年期痴呆的第二位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VaD概念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延误了患者防治的佳时机[1].鉴于VaD概念的不足,Hachinski和Bowler[2]于1993年提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的概念.VCI是指所有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
作者:周爱红;贾建平;闵宝权 刊期: 2008- 05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进展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迄今所知作用强和持续久的收缩血管的多肽.自1988年ET-1被首次发现以来,已经发现呼吸循环系统存在3种ET(ET-1、ET-2和ET-3)和2种受体(ETA-R和ETB-R).ET-1的活性远大于能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血管紧张素Ⅱ、抗利尿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因此,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ndothelin-receptorantagonist,......
作者:奚国荣;王满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与肥胖的关系
- 2 颈动脉狭窄的筛查
- 3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 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5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对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性作用研究
- 6 P200复合波在记忆障碍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 7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素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 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的研究进展
- 9 丹参多酚酸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灌注影响的临床观察
- 10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和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 12 微小RNA-2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老年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
- 14 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 15 循环hsa-微小RNA-199a-5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 16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及雌激素保护作用
- 17 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 18 重视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和影像标记物的诊断价值
- 19 几种常见植物多酚抗血管内皮损伤后再狭窄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