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出血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与意义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的分布.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通过微量注射器向苍白球注入Ⅶ型胶原酶0.4U建立脑出血模型(模型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脑出血后2、6h,1、4、7及14天共6个时间点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以阳性细胞计数作为观察指标.以假手术......
作者:武衡 刊期: 2006- 08
-
血管内皮细胞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公认的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诱导因素8-溴-环磷酸腺苷(8-Br-cAMP)刺激下,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中ABCA1基因对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1(MCP-1)及白介素-1β(IL-1β)的调节作用.以阐明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加入8-Br-cAMP......
作者:郭志刚;李建华;杨永红;赖文岩;吴平生 刊期: 2006- 08
-
吡格列酮对大鼠肥大心肌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活剂吡格列酮对体外肥大心肌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以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肥大模型组,吡格列酮组(5、10、20μmol/L).用软件分析心肌细胞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特征......
作者:杨维;叶平;周新;伍仕敏;盛莉;陈静;韩春光;刘永学 刊期: 2006- 08
-
不同年龄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Wistar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5只3月龄、12、18和24月龄Wistar大鼠血清IGF-Ⅱ、INS和胰岛素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餐后血清IGF-Ⅱ在3月龄大鼠明显高于12、18和24月龄大鼠(P<0.05,P<0.01,P<0.05).餐后的INS水平在12、18和24月龄均较3月龄大鼠......
作者:李艳芳;刘宇扬;梁铁彪;王建龙;成万钧 刊期: 2006- 08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异常兔血清和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干预对血脂异常兔血清及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饮食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5只.另选普通饮食12周兔5只作为对照组.12周末,取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脂肪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NF-αmRNA的表达......
作者:吴洁;韦兵 刊期: 2006- 08
-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临床心房颤动防治的新靶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颤动(房颤)预防和治疗方面疗效差且有潜在的严重副作用,而很少涉及心律失常领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却在某些高危人群的房颤防治中显示了有益的作用.我们就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防治房颤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黄明方;盖晓波 刊期: 2006- 08
-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冠脉)血管狭窄<50%的患者,其中70%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引起,与伴有<100μm的薄纤维帽的易损斑块有关,如何早期识别不稳定斑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作者:王嘉莉;柯元南 刊期: 2006- 08
-
氧化应激与心力衰竭
目前认为心力衰竭(心衰)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在此过程中,大量机械、分子、免疫和缺血等机制的作用,与心衰的产生和心功能持续下降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也是导致心血管系统结构、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作者:张媛;范谦;杨新春 刊期: 2006- 08
-
不同时间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转归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心血管常见疾病,尽早开通罪犯血管挽救濒死心肌是AMI的治疗重点.我院从2003年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年间救治177例AMI患者,在治疗中探讨急诊PCI治疗时间对患者近期预后影响,现将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潘静薇;郑兴;丁继军;秦永文;马丽萍;赵仙先;徐荣良;吴宏;陈少萍 刊期: 2006- 08
-
老年人心力衰竭与脑钠肽关系分析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选自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共58例(心衰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70~92岁,平均年龄84岁,其中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5例,男9例,女6例.......
作者:赵琴;刘茜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
- 1 CT血管成像的侧支循环评分用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终梗死体积
- 2 脑微出血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关系
- 3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 4 曲美他嗪对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 5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发生的关系
- 6 黄芪甲苷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7 血源性组织因子和D-二聚体在老年患者动静脉血栓中的研究
- 8 Humanin及衍生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9 抗氧化剂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的预保护研究
- 10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1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评价分析
- 1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变化特点的研究
- 13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对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 14 老年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点分析
- 15 长寿老年男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及影响因素
- 16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及穿支动脉疾病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7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 18 Neuroform支架在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 19 老年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肾病介入治疗一例
- 20 少肌症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