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心力衰竭时心肌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不同心脏病变的共同终点.传统的内科治疗是通过药物调节神经内分泌信号或使心肌细胞内钙协调正常化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但是这种治疗策略只能使心脏功能得到短期改善,患者5年的死亡率仍接近50%[1].心脏移植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供体来源有限、治疗费用昂贵,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

    作者:吴晓霞;智光 刊期: 2006- 07

  • 细胞内钙离子拮抗剂对升主动脉缩窄诱导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应用升主动脉缩窄心力衰竭(HF)模型,探讨细胞内钙离子拮抗剂(法舒地尔)对HF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选择100~150g雌性Wistar大鼠50只(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按包伟珂等[1]法建立大鼠升主动脉缩窄HF模型,同时制备假手术组.......

    作者:张曼;裴晓冬;佟浩;胡静;曾定尹 刊期: 2006- 07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对心电图的影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对于缓解心肌缺血,维持心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探讨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其对心电图ST-T的影响.......

    作者:陈功;孙洪泰 刊期: 2006- 07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探讨

    1资料与方法选自2005年1~4月在我院因冠心病住院,经过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72~83岁.5例在起病6h内进行急诊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8例在7天后进行延迟转运PCI.......

    作者:俞志刚;洪怡;张卫珍;高新海;赵家凤;李蓉 刊期: 2006- 07

  • 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分析

    血尿酸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分析了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阳虹 刊期: 2006- 07

  • 川芎嗪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再发胸痛的临床观察

    有研究者发现中药川芎嗪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血小板黏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治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效果.......

    作者:刘玉洁;孙根义;刘志勇;张世姝;梁爽霖 刊期: 2006- 07

  • 黏液性水肿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传导阻滞一例

    成人黏液性水肿病变累及组织广泛,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呈非典型性表现.甲状腺激素减少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致心肌传导系统代谢异常及组织损伤.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应用,术中大剂量碘造影剂可进一步对异常甲状腺功能产生近、中期影响,部分病例术后出现酷似靶血管急性闭塞的相关临床情况.对两者的正确认识、鉴别及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黏液性水肿患者PCI围手术期甲状腺功能调整及术......

    作者:谢兴宇;张陈匀;李宗庄;岳峰 刊期: 2006- 07

  • 慢性心力衰竭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四例

    1临床资料选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4例,均为男性,年龄50~76(63±13)岁.采用美国st.Jude公司生产的双腔起搏器(TRILOGYDC+2318L,RILOGY5230).右室流出道起搏电极导线激素释放电极.均选择左锁骨下静脉.......

    作者:帕尔哈提;穆叶赛;姜述斌;许力舒;吴忠东;武刚 刊期: 2006- 07

  • 神经病学当前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脑血管病及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神经病学值得关注的问题,近来又有些新的概念,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微微 刊期: 2006- 07

  •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当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发生率正在增加,其临床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发现,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二尖瓣反流后,病死率增加一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严重二尖瓣反流(有效反流口面积>20mm2)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运动负荷后二尖瓣反流口面积增大≥13mm2对预后具重要价值,这些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增加.......

    作者:沈卫峰 刊期: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