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mRNA表达的变化,明确HGF受体与VSMCs增殖凋亡分子机制的相关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36只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前后不同时间点VSMCs中c-Met的mRNA表达水平;体外实验将选择性c-Met蛋白抑制剂NK-4作用于兔VSMCs,运用MTT分别于0、24、48及72h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
作者:唐梅;伏静媛;李一平;宁金民;王银娣;赵毅;薛凤 刊期: 2006- 12
-
普罗帕酮对心室间复极异质性影响的电药理学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普罗帕酮对生理状态下兔心肌心室间复极异质性的影响,从动作电位时程(actionpotentialduration,APD)的角度探讨临床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在不同刺激频率[即基础循环周长(basiccyclelength,BCL)=2000、1000、500及250ms]下,不同浓度普罗帕酮(对照组,1μmol/L普罗帕酮组,6umol/L普......
作者:葛丽华;李运田;李翠兰;杨进刚;胡大一;刘国树 刊期: 2006- 12
-
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DNA损伤及修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褪黑素早期干预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DNA损伤和修复关健蛋白-XRCCI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褪黑素干预组(30只)、缺血组(30只)和假手术组(30只).褪黑素干预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褪黑素按10mg/kg给药.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褪黑素早期干预后脑缺血再灌注DNA单链断裂和XRCC1的情况.结果XRCC1免疫......
作者:方传勤;周华东;高长越 刊期: 2006- 12
-
脱氢表雄酮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DHEA)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达的影响.方法贴块法培养雄性Wistar大鼠胸主动脉VSMC,实验分A组(对照组)、B组(50μmol/LH2O2处理6h)、C组(50μmol/LH2O2+1nmol/LDHEA处理6h)和D组(50μmol/LH2O2+10nmol/LDHEA处理6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
作者:阮云军;吴赛珠;王辉清;银孟卓;赖文岩;邱健;董凤英 刊期: 2006- 12
-
阿托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兔脂肪细胞表达凝血和纤溶因子的调节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兔脂肪细胞分泌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实验设对照组、ox-LDL干预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的ox-LDL和阿托伐他汀进行单独或联合干预,孵育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F和PAI-1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
作者:李洁琪;赵水平;方颖;吴立荣;李屏 刊期: 2006- 12
-
女性冠心病的现状及其性别差异特点
过去的观念一直认为女性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比男性小.雌激素可能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发挥心脏保护作用:(1)作用于内皮细胞,使其产生NO;(2)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互作用;(3)减少血管壁和心肌肥厚;(4)抑制内皮素及其受体;(5)影响凝血级联效应和炎性因子[1].2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雌、孕激素作为治疗女性更年期的一线用药,而且对患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绝经期妇女,建议她们使用......
作者:贾娜;何青 刊期: 2006- 12
-
脑梗死患者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5年1~8月住我院的189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125例,女64例,年龄32~91岁.患者入院24h内取血测定,按年龄不同分为4组,A组:32~45岁,15例B组:46~60岁,59例,C组:61~75岁,68例,D组:≥76岁,47例.对照组为68例健康体检者.患者经治疗后明显好转者48例,出院前取空腹静脉血,作......
作者:崔桂萍 刊期: 2006- 12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
我们通过检测血清炎性因子Ⅱa磷脂酶A2(ⅡasPLA2)与妊娠相关蛋白酶A(PAPP-A)的浓度,探讨炎性反应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
作者:张清华;田莉;蒋知新;陈东 刊期: 2006- 12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6月~2003年9月期间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58~79岁,文化程度为文盲2例,小学5例,中学11例,大学1例.对照组18例,男9例,女9例,年龄60~82岁.均符合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病学会(NINCDS-ADRDA)诊断标准.AD的诊断标准:患者的智能改变用简易智能量表(M......
作者:闫丽莎 刊期: 2006- 12
-
肾上腺髓质素2的研究进展
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降钙素(CT)和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或称淀粉素(amylin)4种肽同属于超CGRP家族[1].CT主要与骨钙代谢有关.淀粉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代谢.其余的2个肽CGRP和ADM均具有强大的心血管作用.2003年1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妇产科研究所Roh等[2],运用生物信息学理论,发现了一个CT和CGRP家族的新成员--interrmed......
作者:曾强;范利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 2 CHADS2评分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 3 脊柱术后并发脑梗死19例及文献复习
- 4 老年颈静脉球瘤二例
- 5 环磷酸腺苷-蛋白酶A信号系统参与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
- 6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侧支循环代偿的多因素分析
- 7 老年后循环缺血患者单侧椎动脉优势现象研究
- 8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异性对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
- 9 老年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与B型钠尿肽和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 10 大鼠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模型不同时期Gα11蛋白的表达
- 11 支原体肺炎感染后老年急性小脑共济失调一例
- 12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 13 犬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 14 实验性脑出血脑-胃肠轴的应变机制
- 15 上调血红素氧合酶治疗肥胖的研究进展
- 16 番茄红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来源神经瘤母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7 不规则趋化因子对人单个核细胞P38和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 18 应重视神经影像学新技术在重大脑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19 缺血预适应对糖尿病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 20 加强重视无症状性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