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付氧酶基因192Gln/Arg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了解付氧酶基因(PON1)192Gln/Arg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在10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960例无脑血管病(对照组,均无冠心病)人群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基因型,将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中国人192Arg等位基因频率为O.60.缺血性脑血管病组192Arg......

    作者:于丽天;于岱承;李丽;王兴宇;刘力生 刊期: 2005- 04

  • 内皮源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3A-922G、NOS3T-786C与NOS3G894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高血压病患者192例(高血压病组)及正常健康人122例(对照组),获取其静脉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NOS3NOS3A-922G、NOS3T-786C与NOS3G894T3个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作者:马厚勋;谢正祥;牛永红;李章勇;周平 刊期: 2005- 04

  •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异常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改变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63例老年TIA患者分为DWI正常组(38例)和DWI异常组(25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老年TIA患者DWI异常改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63例TIA患者中,TIA症状持续时间≥30min、临床表现为失语和(或)运动障碍以及冠心病及心房颤动病史......

    作者:张荣伟;禹红梅;张惠敏;王慕一 刊期: 2005- 04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对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早期静脉溶栓再灌注或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58例老年AMI患者(AMI组)予以静脉内溶栓,溶栓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判定为心肌梗死溶栓试验性疗法(TIMI)2级以下者,部分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溶栓前后测量分析QTd,并与4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和50例健康体检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进行......

    作者:李迪俊;邱汉婴;林毓群 刊期: 2005- 04

  •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患者运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32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行OPCAB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旁路移植3.2支,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81.2%患者术后4~6h拔除气管内插管,34.4%患者未输血,术后心绞痛均消失.结论OPCA......

    作者:邱志兵;陈鑫;徐明;刘乐乐;史宏伟;蒋英硕;肖立琼;郭子璜 刊期: 2005- 04

  • 血栓形成标志物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pretbromboticstate,PTS),并探讨PTS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发色底物法、凝固法等检测手段,检测了1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的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血栓素B2(TXB2)含量、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

    作者:芦璐;宗俊学;高阳 刊期: 2005- 04

  •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

    作者:涂昌;陶军;王妍;刘东红;杨震;张焰;徐明国;王洁梅;马虹 刊期: 2005- 04

  • 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的关系,探讨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病程在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在入院时及1周后进行血清CRP水平的测定,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arthel指数记分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入院时的CRP水平低于入院1周后的CRP水平,但其差异无显著意义.前者与......

    作者:曹红;孙长凯;赵杰;许晶;陶定波 刊期: 2005- 04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方法15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伊贝沙坦治疗8周,观察降压疗效,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对患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位点AT1RT573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携带AT1R573T等位基因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后,收缩压及脉压降幅明显大于CC基因型患者;......

    作者:李菁;孙宁玲 刊期: 2005- 04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血肿周围低密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变化与血肿周围低密度的相关性.方法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P-选择素(Ps)及S-100蛋白检测,CT检查动态观察血肿及其周围低密度的变化.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25例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患者.结果脑出血组患者入院时血清TNF-α、IL-1β、Ps、S-10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单因素......

    作者:周红杰;王景周;高东;杨清武;王琳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