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相关导联倒置T波正常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相关导联倒置T波正常化的意义.方法74例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Ⅰ组)、T波直立组(Ⅱ组).Ⅱ组又分为6个月内T波直立组(Ⅱa组)和12个月内T波直立组(Ⅱb组).测定入院时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超声心动图检测梗死后1个月、12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积分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A......
作者:张玉平;李建军;刘颖 刊期: 2002- 05
-
脑梗死与血管活性物质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49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2组,A组: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74例).B组:单纯高血压病组(75例),对上述患者测定血清中NO、ET-1、Hcy值,颈动脉超声.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Hcy、ET-1生成增加,N0生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
作者:陈琦玲;王及华;孙宁玲 刊期: 2002- 05
-
大鼠急性脑缺血时肺脏病理改变及内皮素-1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脑缺血早期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方法用栓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结扎对侧颈总动脉24h,观察脑与肺病理改变,以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T-1含量.结果脑缺血组光镜下观察可见右侧脑缺血区皮质神经元缺氧变性;肺泡隔增宽及中性粒细胞渗出.电镜下观察脑缺血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消失,板层体数量相对减少,结构破坏.......
作者:卢岩;宿英英;冯景阳;卢德宏 刊期: 2002- 05
-
骨骼肌干细胞移植对犬缺血心肌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体骨骼肌干细胞移植于缺血心肌后对心肌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取12只成年犬臀大肌,分离卫星细胞、培养、传代、用4',6-二乙酰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卫星细胞;在已建立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将DAPI标记的卫星细胞,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灌入缺血心肌中.分别于2、4、8周后取出心脏,对缺血心肌的纤维化程度及植入的卫星细胞进行观察.结果在24例标本中卫星细胞分化成为带有横纹德肌纤维......
作者:卫洪超;蔡萍;闫保君;乔晨晖;郅兴义;赵文增;赵松 刊期: 2002- 05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0/R)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再灌注后6h,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TGF-β1阳性细胞数较相应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正常组、假手术组仅在少数血管中有微弱的TGF-β1阳性表达,而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区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
作者:何志义;房晓;孟祥亚;陈晏;欧阳嶷 刊期: 2002- 05
-
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的影响,并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4支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应用5-溴脱氧尿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分裂细胞、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7、14、21d时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新生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全脑缺血-再......
作者:张志军;万琪;江文;王卫东;王洪典 刊期: 2002- 05
-
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神经营养因子3 mRNA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缺血和再灌注不同时间大鼠海马不同区域神经营养因子-3(NT-3)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用Smi山法制备前脑缺血和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引物法标记NT-3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NT-3mRNA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神经元.结果前脑短暂缺血后,海马CAl、CA2、CA3区和齿状回NT-3mRNA表达均一过性下降,并随再灌注进一步加重,尤以CAl区下降幅度明显......
作者:王虔;于士柱;程焱;张天林;崔瑾 刊期: 2002- 05
-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应用
大型临床实验证实,在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中都显示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减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及行冠状动脉成形术或搭桥术的需求率,而二级预防实验均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3~6个月后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早期应用于ACS可使患者更早获益.......
作者:裴志勇;周书明;崔吉君 刊期: 2002- 05
-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被公认,长期、合理、有效的降血压治疗可明显减少首次脑卒中发病率.但是,对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增高的治疗问题一直存在争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变化及其处理进行了广泛研究,认识开始趋于一致.......
作者:张艳;宿英英 刊期: 2002- 05
-
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曾有学者研究使用健康细胞移植术取代损伤、坏死心肌细胞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比如将成纤维母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注射在心肌缺血区进行实验性治疗[1~3],取得了一定效果.骨髓内也存在大量具有分化功能的祖细胞.多能的骨髓祖细胞具有间质细胞的特性,能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包括骨、肌肉、心肌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4~8].所以可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用于恢复损伤和坏死心......
作者:高伟;王士雯;薛桥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 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
- 3 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含量变化
- 4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皮质下脑梗死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
- 5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 6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相关分析
- 7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高表达对β淀粉样蛋白介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8 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狭窄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9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研究现状
- 10 体重指数对心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影响
- 1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的特点
- 12 Meprin-α调控T细胞激活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
- 13 脑出血早期病灶周边脑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
- 14 大鼠CREB结合蛋白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
- 16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对兔粥样硬化斑块逆转作用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评价
- 1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断进展
- 18 ABCD3-I 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
- 19 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及精准抗血小板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进展
- 20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