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79例老年(老年I组)和53例中年(非老年组)不明原因心律失常患者及44例不典型胸痛而无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老年Ⅱ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心律失常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老年I组冠状动脉病变率为41.8%,高于老年Ⅱ组(4.5%)和非老年组(15.1%),老年患者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病变率均高于中年患者.结论不明原......
作者:夏云峰;罗北捷;刘润梅;翟红霞;殷亚昕;王岩;黄党生;沈东;张许文 刊期: 2002- 04
-
老年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检测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清黏附分子的变化.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夹心法,分别测定3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16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时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E-选择素.同时以同期3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清sICAM-1在冠心病组(5.60±0.78)ng/ml和DCM组(5.53±0.74)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01±......
作者:董吁钢;孙晓欣;马虹;曾武涛;陶军 刊期: 2002- 04
-
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对缺血脑区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等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后PAF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的作用影响,探讨内在关系及机制.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顶叶皮质PAF、血栓素B2浓度.结果单纯缺血90min时,PAF含量已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灌注3h稍有回降,随即持续升高至12h;对应血栓素B2值再灌注3h增加,在18h达高峰,两者分别于再灌注24......
作者:张雄;王伟;阮旭中;张梁 刊期: 2002- 04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L-精氨酸-NO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L-精氨酸-NO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ox-LDL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eNOS的蛋白表达,抑制NOS活性及内皮产生的NO量(11.44±1.43vs8.18±1.0,6.45±0.99,5.83±0.95,P<0.0......
作者:徐雅琴;王士雯;曹静;施伟伟;张钧华;汪丽蕙;唐朝枢 刊期: 2002- 04
-
胸苷激酶基因联合阿昔洛韦对细胞杀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了解转染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tk)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阿昔洛韦(ACV)的作用下细胞周期及微形态的变化,研究细胞死亡的原因.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向原代培养大鼠颈动脉平滑肌细胞转移tk,给予ACV,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胞微形态的改变.结果转基因细胞在ACV的作用下,出现增生抑制或细胞死亡.非转基因细胞不受影响,存活的转基因细胞大部分停留在合成期和分裂前期.电镜发现细胞核......
作者:吴多斌;王鲁宁;田时雨;张英谦 刊期: 2002- 04
-
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微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连竹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微血管病变的形态学变化,寻找防治DM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复制DM大鼠模型,采用组织培养、生化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各指标.结果DM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醛糖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组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以......
作者:段文卓;宫海民;王家富;丁怡;刘同美;王建英;李曰庆 刊期: 2002- 04
-
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巢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改良HaruoNagasawa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CMAO)缺血模型,分别在脑动脉栓塞后12、24、48、96h、7d及14d灌注取脑,行冷冻切片.以小鼠抗大鼠巢蛋白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手术组CMAO后12h在脑缺血的边缘区开始出现巢蛋白阳性细胞,7d后巢蛋白表达达到高峰,14d时在围绕脑梗死边......
作者:王培福;田成林;蒲传强 刊期: 2002- 04
-
低氧对培养心肌细胞表达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氧对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Kuwabara等并加以改进的方法对心肌细胞进行低氧培养,并于低氧培养的即刻、24、48h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氧分压.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低氧培养的不同时间点VEGFmRNA及VEGF蛋白的表达和分泌.结果与常规培养相比,简易低氧培养培养液氧分压降至58mm......
作者:郝亚荣;李建军;张永珍;刘昌慧;李庚山 刊期: 2002- 04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为其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Framingham研究发现,在一般人群中50~59岁的AF发生率为1.5%,而80~89岁则高达23.5%;脑卒中的发生明显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下的孤立性AF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每年累积发生率为0.5%;慢性AF......
作者:郑刚;王佩显 刊期: 2002- 04
-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机制的研究进展
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状态下减少室壁张力,维持心脏功能的一种代偿,是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已成为共识.一旦临床确诊有LVH则预后较差[1].Framingham研究表明45岁以上男子心电图出现LVH表现后,6年死亡率40%.高血压LVH患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猝死率较高.......
作者:张丽萍;郑秋甫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及其生物标记物的初步研究
- 2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
- 3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的困惑与挑战
- 4 纤溶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80例临床观察
- 5 血压水平和血压变异性与老年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 6 不同致炎剂诱导大鼠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
- 7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 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
- 9 本刊对论文中图表和计量单位以及数字的要求
- 10 老年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性与血压和血糖及周围动脉硬化的关系
- 11 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 12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与季节及年龄的关系
- 13 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干预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中的作用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 14 随诊间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
- 15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老年性疾病的关系
- 16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
- 17 雄激素治疗男性冠心病
- 18 热休克蛋白27的抗凋亡机制及在神经保护中的应用
- 19 三种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20 6-羟基多巴胺损伤黑质致密部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