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小胶质细胞反应及丹参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反应及丹参对它的影响.方法28只SD大鼠分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及丹参组.在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3、24、72h、7d及14d后.分别进行缺血脑组织区抗CCR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结果小胶质细胞激活在脑缺血再灌注24h开始出现,仅在皮层缺血区,明显迟于神经元损伤.其活化表现为染色加深及明显的细胞形态改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缺血区CR3免疫反......
作者:刘军;匡培根;吴卫平;蒲传强;张凤英;刘洁晓 刊期: 2002- 02
-
肝素和N-乙酰基肝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肝素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机理,为肝素在冠心病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N-乙酰基肝素(N-Hep)组和肝素(Hep)组.大鼠经颈静脉给药后2h,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评价心肌梗死范围;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a),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Hep组和N-Hep组心......
作者:戴成祥;荆忱;郭晋爱;王青青;何久镛;董华进 刊期: 2002- 02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p27kip1基因高表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27kip1基因及其蛋白产物高表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含人p27kip1cDNA的重组腺病毒(Adhp27kip1)及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LacZ)在体外转染原代大鼠主动脉VSMCs,用Westernblot及Boyden趋化小室检测外源性p27kip1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对VSMCS迁移的影响.结果转染后24h,Adhp......
作者:吴宗贵;潘晓明;章卫平;曹雪涛 刊期: 2002- 02
-
溶血磷脂酸损伤小脑颗粒神经元并诱导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损伤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LPA中,测定噻唑蓝(MTT);应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细胞的核形态及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形成.结果LPA对小脑颗粒细胞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效应.经50μmol/LLPA作用后,细胞生存率为正常细胞的(54.......
作者:张兆辉;卫涛涛;余绍祖;李庚山;侯京武;忻文娟 刊期: 2002- 02
-
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周围区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周围DNA损伤特点.方法应用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别对缺血4、24h和5d组大鼠脑组织中坏死细胞、凋亡细胞、p53mR.NA、p53蛋白阳性细胞密度及空间分布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点病灶周围每高倍视野TUNEL、p53蛋白、p53mRNA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h:8.0±1.5、25.1±2.6、10.3±1......
作者:郭瑞友;方思羽;张苏明;杨渊;徐广润 刊期: 2002- 02
-
致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因素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泌表达Tenascin-C的影响
目的观察一些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对培养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泌表达Tenascin-C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同步后分别加入不同刺激因子采用Westernbol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Tenasci-C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结果Tanascin-C在两种细胞的对照组中均不表达,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只有少量表达,其余各刺激组均......
作者:梁春;吴宗贵;丁健;葛均波 刊期: 2002- 02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脑卒中为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颈动脉是脑供血的主要通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及时有效地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勤;邢成名 刊期: 2002- 02
-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包括硬膜窦血栓形成(DST)、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和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自19世纪被认识以来,因临床少见而重视不够.其中,DCVT更少见,而临床症状、体征又多变,诊断较为困难,病情险恶,多因延误治疗而致严重后果.......
作者:吴跃春;王振福 刊期: 2002- 02
-
雄激素治疗男性冠心病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清雄激素水平下降是老年男性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独立的危险因素,雄激素补充治疗男性CHD引起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已有一些临床和动物实验对雄激素治疗男性CHD的疗效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将来雄激素有望作为一种新的治疗CHD药物应用于临床.......
作者:武强;李小鹰 刊期: 2002- 02
-
表达谱基因芯片在心血管和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genechip)是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多学科交叉、先进的前沿生物检测技术,虽然仅有短短几年的历史,但在生命科学诸多领域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诱人的前景[1.2]以往对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研究,都是采取一种疾病用1个基因检测的传统方法,存在诸多不便,不能满足当前医学领域飞速发展的需求,而基因芯片的问世,使大规模、高通量同时检测成千上万种基因的表达成为可能.......
作者:李艳芳;袁军;曾强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阿托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脂肪细胞分泌白介素-6的影响
- 2 富马酸二甲酯对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 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 4 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情况调查研究
- 5 C反应蛋白基因-717A/G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分析
- 6 D-半乳糖催老大鼠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7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 8 代谢综合征与骨质疏松症
- 9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
- 10 西酞普兰治疗癫(癎)伴发抑郁38例患者临床观察
- 11 体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影响
- 12 强化他汀治疗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中的疗效观察
- 13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软脑膜动脉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14 老年非瓣膜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脂蛋白(a)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改变的临床探讨
- 15 聚丙交酯-乙交酯纳米颗粒联合微小RNA应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进展
- 16 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及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 17 急性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 18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研究
- 19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
- 20 老年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