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01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468/R

邮发代号: 2-379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0126
  • 国内刊号:11-446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获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质量期刊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磁共振弥散加权像的早期连续动态观察

    目的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再灌注模型,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agneticresonance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观察中,研究各脑区不同时相的缺血改变时空变化规律,探讨急性期细胞毒性水肿的演变.方法健康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MCAO后15min开始DWI连续扫描.计算额叶、顶叶、内侧尾壳核、外侧尾壳核等脑区相对平均信号强度值(relat......

    作者:易黎;张苏明;张新江;刘买利;卢广 刊期: 2001- 03

  • 缺血预适应对糖尿病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缺血预适应(IP)模型,探讨IP对缺血-再灌注(I/P)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佐星(60mg/kg)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2d后,随机时刻测定血糖,将血糖≥11.1mmol/L定为糖尿病大鼠22只,另外22只血糖正常鼠为非糖尿病鼠.2周后,麻醉大鼠,结扎和放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复制IP和I/P模型.将44只大鼠分为IP糖尿病大鼠组(DIP组)、I......

    作者:吴伟;王秋月;时伟红 刊期: 2001- 03

  • 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皮素-1基因的表达与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内皮素-1基因表达的变化和部位,以及丹参对内皮素-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应用点杂交的方法,动态观察大鼠持续性脑缺血前和缺血后0.5、1.5、3、6、12、24、48和72h皮层和尾壳核内皮素-1mRNA水平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了脑缺血后24h大脑表达ET-1mRNA的部位及细胞类型,以及丹参的影响.结果缺血侧皮层和尾壳核E......

    作者:李振洲;吴卫平;匡培根 刊期: 2001- 03

  • 腺苷A1受体激动剂R-苯异丙基腺苷介导的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剂R-苯异丙基腺苷(R-PIA)能否介导大鼠心脏产生延迟预适应.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A组:生理盐水0.2ml/只;B组:R-PIA0.03mg/kg;C组:R-PIA0.03mg/kg+DPCPX0.2mg/kg.大鼠经皮下注射给药后24h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摘取心脏,用于梗死范围测定(TTC染色法)、原位心......

    作者:戴成祥;李小鹰;荆忱 刊期: 2001- 03

  • 缺血预适应减少心肌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动物模型观察,探讨细胞凋亡在其中的作用,以及p53,bcl-2,Bax基因对其发生进行的调控.方法采用TUNEL标记技术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心肌细胞中细胞凋亡现象,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p53,bcl-2及Bax基因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预适应组(P)及非缺血预适应组(NP)非缺血区均未见凋亡细胞,但在P组缺血区可见散在的凋亡细胞,而在NP组......

    作者:戚本玲;刘承云;彭雯;张银环 刊期: 2001- 03

  • 心肌缺血与糖代谢

    心肌缺血可以描述为心肌能量需要和能量供给之间失平衡,这一病理状态使心肌能量代谢转为以外源葡萄糖为主要代谢底物,代谢效率由高效转向低效.......

    作者:周国鹏;赵志杰 刊期: 2001- 03

  • 心肌基因转导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基因转移系统日渐完善,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已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作者:高文谦;李小鹰 刊期: 2001- 03

  • 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常面临一个棘手的诊断问题,即有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尚无痴呆的老年人,究竟是属于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onimpairment,MCI),还是Alzheimer病(Alzheimerdisease,AD)的早期表现,抑或是老年人自然认知下降呢?......

    作者:王炜;王鲁宁 刊期: 2001- 03

  • 低剂量尿激酶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46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符合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及颈动脉硬化,CT排除脑梗死.......

    作者:曹传洲;鞠晏钟;刘建珍 刊期: 2001- 03

  • 孤立性长R-R 间期在心房颤动中的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经Holter证实,有孤立性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患者共174例,年龄41~79岁,其中男性105例,女性69例.心室率范围在46~213次/min,长的孤立性R-R间期为2.0s.......

    作者:张家利;尹娟;范军;吴一远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