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身体里的“恶性循环”:揭开睡眠差与便秘的共生密码
时间:2025-05-30 15:41:45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循环:熬夜后肚子胀得像个气球,蹲厕所半小时腿都麻了;或者被便秘折磨得辗转反侧,数着天花板裂纹到天亮?这可不是巧合,而是我们身体里藏着的一套“双向折磨系统”。
一、肠道与大脑的“深夜对话”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是个24小时运转的工厂,肠道是负责运输的传送带,大脑则是总控室。当我们熬夜刷手机时,这个精密系统就开始紊乱。褪黑素作为“夜间保安”,本该在黑暗中指挥肠道加速蠕动,但失眠打乱了它的排班表,导致肠道像被按下暂停键的传送带。更糟糕的是,5-羟色胺这个“情绪调节员”也跟着失调,让你白天昏昏沉沉,晚上却莫名亢奋。
二、植物神经的“拔河比赛”
你的身体里有两支隐形队伍在较量——交感神经像踩着油门的飙车族,副交感神经则是温柔的刹车片。当失眠发生时,就像给飙车族打了鸡血,他们疯狂压榨肠道的动力。这时候肠道菌群也会拉偏架,益生菌减少让腐败菌有机可乘,就像花园里突然长满杂草,肠道环境变得乌烟瘴气。那些说“喝酸奶有用”的偏方,其实是在帮益生菌战队补充兵力。
三、压力激素的“蝴蝶效应”
长期失眠会让皮质醇这个“压力班长”长期驻守身体。它就像个暴躁的工头,不断催促肾上腺加班生产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吸走肠道黏膜的血液供应,让肠道变得像冬天里的旱河。更可怕的是,这种状态会让痛觉神经变得格外敏感,本来轻微的腹胀都会被放大成剧痛,直接惊醒你的生物钟。
四、老年人的“双重困境”
对于银发族来说,这场恶性循环更像是完美风暴。肠道肌肉像用久的橡皮筋失去弹性,益生菌数量比年轻人少得像沙漠里的绿洲。很多老人凌晨三点就清醒,此时本该休息的肠道却在空转,就像老旧机器空耗零件。更危险的是,这种状态会伪装成“正常老化”,让便血、体重下降等警报信号被悄悄忽视。
破解之道:重建身体节律
要想打破这个循环,可以试试“肠道时钟重置法”。早上用温开水唤醒肠道,就像叫醒贪睡的小孩;中午吃杂粮饭补充膳食纤维,相当于给肠道做按摩;晚上十点后停止进食,让肠胃也能享受“睡前阅读时光”。记住,调整作息不是立竿见影的特效药,而是给身体发送和平协议的橄榄枝。当你不再把安眠药和开塞露当救星,而是学会倾听肠道的“咕噜声”,这两个淘气包自然会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