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课题申报书中预定目标的撰写策略及要点

时间:2024-06-06 10:07:03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清晰、具体地阐述预定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能够展示研究的预期成果,还是评审团评估课题价值与实施可行性的主要依据。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撰写这一关键部分,并提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性与具体性

首先,目标的表述需与研究核心紧密相连,并清晰阐述预期的具体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遵循以下步骤:

  1. 选用具有明确行动指向的动词,如“研发”、“测试”、“验证”等,以明确研究行动。

  2. 设定具体的研究指标,例如“提升算法处理速度至少30%”,从而清晰界定期望达到的性能水准。

  3. 指明研究成果的具体应用场景,如“研发一种能提高特定癌症患者生存率20%的新药”,以显示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4. 设定时间框架,如“在项目第二年内完成算法的初步测试”,为项目进度提供明确的时间节点。


二、可度量性

设定可度量的目标对于跟踪进度和客观评估项目成效至关重要。可按照以下方式设定:

  1. 确定可通过实验数据或技术分析衡量的性能指标,如“减少症状的发生率至少20%”。

  2. 利用统计方法或技术基准来定义和评估目标,例如设定“达到或超过95%的预测准确率”。

  3. 在项目时间线中设置具有量化目标的检查点,如“在项目第一年结束时,完成原型机的初步测试,并达到50%的预定性能指标”。


三、实现可能性

在设定研究目标时,必须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这要求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切实可行。具体应考虑:

  1. 评估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可行性,包括技术成熟度和资源充足性。

  2. 考量团队的专业技能、经验及人员配置是否与研究目标相匹配。

  3. 设定合理的时间框架,并考虑项目开发、测试和评估等各阶段所需时间。

  4. 保持目标的灵活性,以便根据实际进展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四、关联性

确保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问题保持高度一致,能够增强申报书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为此,应:

  1. 明确阐述研究问题与目标之间的直接联系,保持逻辑一致性。

  2. 设置互为补充、具有内在整合性的多个目标,共同覆盖研究问题的各个方面。

  3. 避免设置与主要研究问题无关或重复的目标,以保持申报书的聚焦和高效。


五、分阶段设定

对于复杂或长期研究项目,分阶段设定目标是有效的管理策略。具体做法包括:

  1. 设定具体、可量化的阶段目标,确保每个阶段都直接贡献于最终研究目的。

  2. 设置检查点和评估标准,以便监控进度并灵活调整策略。

  3. 利用阶段目标简化沟通与报告流程,提升项目透明度,并鼓励团队动力。


六、撰写时的注意事项

在撰写预定目标部分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一致性:确保目标与申请书中的其他部分相协调。

  2.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不必要的专业术语,使评审者易于理解。

  3. 具备预见性:考虑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为目标设定留有一定的灵活度。

  4. 遵守文档格式要求:按照申报指南的规定撰写,注意字数限制和格式规范。

综上所述,撰写好课题申报书中的预定目标部分是提高申报书质量、增加获得资助可能性的关键步骤。通过明确、具体、可度量且具实现可能性的目标设定,能够清晰地传达研究的意图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