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500万人赶考!医疗界高考再创新高

时间:2025-08-25 10:04:41

2025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已落下帷幕,官方数据显示报考人数突破500万大关,相当于整个新西兰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场被誉为"医疗界高考"的资格考试,正以破纪录的参与规模,折射出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加速发展态势。

报考热潮背后的三大驱动力

据行业分析师解读,今年报考人数较去年增长12%的现象级数据,源于政策调整、职业前景和学历提升的三重叠加效应。新修订的《医师法》明确要求2027年前完成基层医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如同给行业安装了政策引擎;三级医院护理岗位起薪突破8000元的市场行情,则像磁铁般吸引着求职者;更重要的是,随着"学历+证书"成为职业晋升标配,许多从业者将双证比喻为"打开职称电梯的通行卡"。

考试机制的全方位升级

面对激增的考生规模,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祭出组合拳:在31个省级考区部署了智能报名核验系统,其数据处理能力堪比春运12306售票平台;考务安排上首创"错峰考试"模式,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拆分为8个批次进行,这种"分流式"设计如同给超载的血管安装多个支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机对话考试科目占比提升至60%,这意味着未来的卫生人才不仅要会拿听诊器,还得精通数字化诊疗系统。

区域报考数据的显微镜观察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省以42万报考量蝉联榜首,这个数字超过了冰岛全国人口。令人意外的是,西部省份呈现30%的增速,西藏那曲考点首次突破千人规模,当地卫健委负责人将此现象比作"格桑花在高原绽放"。而护理专业报考者中,男性比例达到18%,较五年前翻了一番,某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笑称:“现在的男护士就像熊猫血型,在重症监护室格外抢手。”

备考产业的经济链效应

这场考试催生的备考市场规模预计达75亿元,相当于建造3座鸟巢体育场的投资。头部在线教育平台数据显示,VIP保过班报名人数同比激增200%,其课程设置精准对应考试大纲变化,如同给考生装配了"知识导航仪"。更值得关注的是模拟题库APP的日均活跃用户突破300万,某考生形容刷题过程"像玩消消乐通关,只不过消除的是知识盲点"。

专家解读人才结构变迁

中国卫生人才发展研究院王教授指出:"500万考生构成的金字塔,底层是应届毕业生,中层是规培医师,顶端是冲刺高级职称的骨干力量。"这种结构正推动资格考试从单纯的准入筛选,转变为人才分层培养的调节阀。随着中医适宜技术等新模块加入考试范围,预示着未来医疗人才的知识图谱将像榕树般开枝散叶。

这场承载着行业期待的考试,将于2025年6月在遍布全国的287个标准化考场同步启幕。当500万白衣天使的种子选手走进考场时,他们书写的不仅是个人职业答卷,更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升级的集体叙事。正如某考点横幅所写:“每张准考证都是健康中国的拼图”,这场规模空前的资格考试,正在为全民健康蓝图储备最关键的智力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