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三类药物正在摧毁你的健康
时间:2025-08-19 10:21:44
在医疗保健领域,合理用药如同掌握一把双刃剑——用对时机能治病救人,但若长期依赖某些药物,反而可能让健康陷入新的危机。近期医学研究显示,三类常用药物正成为"温柔告别"名单上的重点关注对象:阿司匹林、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耐药性、副作用累积等隐患,就像过度开垦的土地终将失去肥力。
阿司匹林:心血管卫士的隐藏代价
作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但最新《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指出,长期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人群,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40%-60%。这好比每天用砂纸轻轻擦拭胃黏膜,初期微不足道的刺激,经年累月可能演变成难以愈合的创面。尤其对60岁以上健康人群,医生建议重新评估用药必要性,转而通过控制血压、戒烟等基础措施维护血管健康。
抗生素:过度使用引发的生态灾难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门诊感冒患者抗生素滥用率达61%,而实际需要使用者不足20%。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如同在体内发动"无差别轰炸",不仅消灭有害菌,更会误伤肠道益生菌群——这些占据人体免疫系统70%兵力的"盟友"。更严峻的是,每年全球约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相当于每45秒就有1人因"超级细菌"丧生。当常见感染再次来袭时,我们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就像拿着生锈的武器对抗进化后的敌人。
激素类药物:甜蜜陷阱的慢性侵蚀
皮质醇激素在对抗炎症、过敏时效果立竿见影,但持续使用超过3个月的患者中,约30%会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库欣综合征表现。激素的调节作用类似身体精密的恒温系统,长期外源补充会令自身腺体"怠工”,就像总用外部电源供电的电池终将报废。更棘手的是突然停药可能引发肾上腺危象,医生建议采用"阶梯式减量法",让身体像慢慢松开拐杖的康复者般重新找回平衡。
科学告别的三大黄金法则
1.体检先行:用药超6个月者应做专项评估,如阿司匹林使用者需定期胃镜监测,就像汽车定期保养避免爆缸风险。
2.替代疗法:用益生菌制剂逐步替代抗生素维护肠道生态,用冷敷、针灸等物理疗法部分替代激素抗炎。
3.精准断舍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减药计划,激素类药物每两周减量10%,比直接停用安全度提升3倍。
医学界正在从"越多越好"转向"精准适量"的用药哲学。记住这些药物不是敌人,而是需要理性驾驭的工具。当出现用药困惑时,最智慧的选择永远是:拿起电话预约您的专科医生,而非继续从药柜里取出那些熟悉的药盒。健康的生活不需要依赖药片堆积,就像真正的安全不是住在无菌室,而是建立强大的自身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