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房颤治疗新突破:中成药首获国际推荐

时间:2025-08-14 10:12:28

近日,房颤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最新发布的房颤指南首次将中成药纳入推荐用药名单,其中稳心颗粒凭借显著的临床疗效获得权威背书。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医药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获得国际认可,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传统医学与现代指南的碰撞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全球患者超过3300万。以往指南多以西药和手术为主,此次中成药入选打破了这一格局。稳心颗粒的入选并非偶然,其组方源自中医"宁心安神"理论,通过黄精、三七等九味药材协同作用,就像为心脏搭建了"缓冲防护网",既能平息异常电信号,又可改善心肌微环境。

临床试验数据亮眼

在涉及2000余例患者的RCT研究中,稳心颗粒展现出"双管齐下"的治疗优势:

症状缓解率提升42%,相当于每10名患者中就有4人获得显著改善

6个月复发率降低至11.3%,较常规治疗组下降逾三成

安全性指标优于部分抗心律失常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0.5%

这些数据如同为心脏安装了"生物稳压器",在控制心律的同时大幅提升治疗耐受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范式

指南特别指出,稳心颗粒可作为"阶梯治疗"的重要环节。对于早期房颤患者,单独使用即能发挥基础调节作用;中重度病例则可与射频消融术形成"组合拳",术后用药能减少"电风暴"复发。这种"标本兼治"的模式,好比既修理短路线路(消融异常兴奋灶),又定期保养电路系统(中药整体调理)。

患者用药指南详解

临床推荐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1袋(9g),温水冲服。需注意:

最佳疗效出现在用药4周后,如同"煲汤讲究火候",需要足疗程调理

与华法林联用时需监测INR值,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

糖尿病患者可选无糖剂型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这一推荐将改变价值百亿的房颤用药市场格局。预计未来3年,中成药在心律失常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8%提升至15%。多位专家表示,稳心颗粒的入选只是开端,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的推进,更多经方验方或进入国际指南。正如指南编写组负责人所言:“当东西方医学智慧交汇,最终受益的将是全球患者。”

目前,全国三甲医院已陆续更新房颤诊疗路径,基层医疗机构培训也在同步展开。对于长期受心悸、气短困扰的患者而言,这份融合古今智慧的指南,或许正开启一扇新的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