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论文图表规范与设计要点

时间:2025-06-24 16:23:26

在医学论文中,图表是呈现研究结果的核心工具,其规范性直接影响审稿人对数据可信度的判断。以不同药物的疗效比较为例,结合最新图表制作规范,需根据数据类型和比较目的选择柱状图、折线图或散点图,并规避常见设计雷区。

柱状图:直观对比疗效差异的利器

柱状图适用于展示药物A与药物B在不同指标下的疗效绝对值差异。例如,若柱子高度代表治愈率,药物A的柱子普遍高于药物B,可初步推断其疗效优势。但需注意误差线的标注——若柱子高但误差线范围宽(如覆盖两组数据的重叠区间),则差异可能无统计学意义,需补充样本量说明或统计检验结果。规范要求误差线必须标注标准差或置信区间,且柱宽与间距比例建议为2:1,避免视觉误导。

折线图:动态趋势与剂量优化的关键工具

当需比较药物疗效随时间的变化或不同剂量下的效果差异时,折线图更具优势。例如,绘制剂量-疗效曲线可识别最佳治疗剂量(如曲线峰值对应的剂量),同时标记不良反应阈值(如曲线骤降点)。但若数据波动剧烈(如个体差异大的临床试验),折线图可能掩盖整体趋势,此时可叠加平滑曲线或改用箱线图展示数据分布。规范强调坐标轴必须标注单位,且折线颜色需区分明显(推荐使用实线/虚线组合而非单纯色差)。

散点图:个体响应与配对分析的深度呈现

散点图能直观显示个体对药物的响应分布,适合探索疗效异质性。例如,将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绘制为散点图,并用配对连线连接同一患者的两次测量值,可清晰展示药物对个体的影响模式。若多数连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药物普遍有效;若分散无序,则提示疗效不稳定。规范要求散点必须标注样本量,且配对连线需用浅色以减少视觉干扰。对于多组比较(如不同药物组),可结合ANOVA分析结果在图中标注显著性符号。

三大雷区与合规解决方案

  1. 忽略统计假设:柱状图未标注P值或效应量。建议在图表下方用星号标注显著性(*P<0.05,**P<0.01),或采用R语言效应量法补充相似性分析。

  2. 过度简化趋势:折线图未显示置信区间。解决方案是添加半透明色带表示95%置信区间,避免将短期波动误读为趋势。

  3. 混淆相关性因果:散点图未控制混杂变量。需在标题中注明“调整后结果”或使用多变量回归残差图替代原始数据。

场景化设计比喻

将图表设计类比为临床诊断:柱状图如同血压计数值——单次测量需标注误差范围;折线图类似心电图——既要捕捉波形又要排除干扰;散点图则像基因检测报告——每个点都是个体故事,需揭示群体规律。审稿人如同资深医师,图表中的每个细节(如未标注的离群值)都可能引发对研究严谨性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