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执业药师新未来:双师并轨揭秘!
时间:2025-05-19 17:55:12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执业药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而“双师并轨”这一概念的出现,更是在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或许预示着执业药师发展未来的重要趋势。
所谓“双师并轨”,通俗来讲,是指将与健康领域相关的两类专业人才——比如健康管理师与执业药师进行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在过去,健康管理师侧重于对人群健康的全面监测、评估、干预等健康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而执业药师则主要聚焦于药品的调配、用药指导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服务方面。二者虽都在健康维护的范畴内,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紧密的合作与联动。
如今,“双师并轨”模式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有助于整合健康领域的专业力量。大健康产业涵盖了诸多环节,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需要多专业协同作战。当健康管理师和执业药师实现并轨后,能够搭建起一个更加完整、连贯的服务体系。例如,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健康管理师可以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筛查出存在用药风险或者有潜在疾病需要药物干预的人群,然后执业药师及时介入,提供精准的用药建议,确保居民用药安全、合理,这种无缝对接的服务模式能极大地提升整个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执业药师自身而言,“双师并轨”也是拓宽职业发展道路的绝佳契机。以往执业药师的工作范围相对局限在药店、医疗机构的药房等场所,主要围绕药品开展工作。而并轨之后,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参与到更广泛的健康管理项目中去。比如参与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计划制定,在关注员工用药情况的同时,还能从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给出综合建议,从而成为全方位守护人们健康的专业人士,提升自己在健康产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从社会层面来说,“双师并轨”更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如今人们不仅满足于有药可医,更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指导,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如果既有健康管理师又有执业药师协同合作,就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从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到发病后精准用药的一站式服务,让居民真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
要实现真正的“双师并轨”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专业培养模式,探索融合两者知识体系的教育路径,让从业者既懂健康管理又精药学知识。在行业规范上,也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准则,明确两者在协同工作中的职责、权限等,确保服务的质量与安全。同时,还需要加强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彼此的认知壁垒,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双师并轨”无疑是执业药师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行业共识的逐步达成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日益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执业药师与健康管理师携手共进,共同为人们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书写大健康产业的新篇章,也让执业药师这一职业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