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手部湿疹偏爱5类人,护手秘籍来啦!
时间:2025-04-30 17:34:04
手部湿疹,这一看似寻常却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的皮肤问题,在人群中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有着特定的“偏好”。了解哪些人更容易被手部湿疹“盯上”,以及掌握正确的保护双手的方法,对于预防和应对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手部湿疹常常“偏爱”那些频繁接触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比如,从事家务劳动较多的家庭主妇或主夫,每天与洗衣粉、洗洁精等各类清洁用品打交道。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手部皮肤变得干燥、敏感,进而引发湿疹。同样,美发师、厨师、医护人员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需要,手部长期暴露在化学染发剂、油脂、消毒药剂等环境中,手部湿疹的发病风险也相对较高。他们在为工作和生活奔波的同时,手部皮肤却在承受着巨大的挑战。
过敏体质者也是手部湿疹的高发群体。这类人群本身免疫系统较为敏感,容易对各种外界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当手部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金属、橡胶、某些植物等,就可能引发手部湿疹。而且,一旦发生过敏,往往症状较为严重,治疗起来也相对困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生活中的每一次手部接触都可能是一次潜在的“风险考验”。
皮肤干燥的人群也容易被手部湿疹“青睐”。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快,手部皮肤如果缺乏足够的保湿护理,就会变得粗糙、脱屑,进而增加湿疹的发病几率。一些老年人由于皮肤分泌功能下降,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本身就比较干燥,再加上可能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弱,手部湿疹更容易找上门来。
面对手部湿疹的潜在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护双手呢?
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手部与刺激性物质的直接接触是关键。在做家务时,可以选择佩戴手套,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手套材质。橡胶手套虽然能隔离水和清洁剂,但如果佩戴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手部出汗,反而加重皮肤问题。可以在里面再戴一层棉质手套,既吸汗又能减少橡胶手套与皮肤的摩擦。对于职业上需要接触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更要按照规范做好防护措施,定期更换手套,避免长时间连续接触。
注意手部保湿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手霜,在洗手后及时涂抹,能有效锁住皮肤水分,保持手部皮肤的湿润。尤其是皮肤干燥的人群,更需要勤涂护手霜,每天多次涂抹都不为过。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等方式,从内部补充身体水分,改善皮肤干燥状况。
对于过敏体质者,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果不确定自己对什么过敏,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在接触不同物质后手部的反应,一旦发现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要尽量避免再次接触。
手部湿疹虽然“偏爱”特定人群,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部湿疹的发生风险,保护好我们的双手,让它们始终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