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十二经络藏情绪密码,你知道吗?

时间:2025-04-29 11:06:59

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人体被视作一个精妙的小宇宙,十二经络如同纵横交错的河流,承载着气血的运行,维系着生命的平衡与和谐。而情绪,这一人类内心世界的微妙波动,竟也与这十二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是隐藏在身体深处的情绪密码,等待着我们去一一破解。

经络,是中医对人体组织结构的独特认知,它们不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更是连接脏腑、沟通内外、调节机能的桥梁。每一条经络都对应着特定的脏腑功能,同时也与特定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当情绪起伏时,这些经络便成为了情绪波动的传导者,将内心的喜怒哀乐传递至全身。

让我们先从足厥阴肝经说起。肝,在中医里主疏泄,调畅气机,与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当人处于愤怒或抑郁状态时,肝经的气血往往会出现郁滞,导致胸闷、胁痛等不适。反之,肝经的畅通无阻,则能使人情绪舒畅,心境开阔。因此,保持肝经的调和,对于情绪的稳定至关重要。

再来看向手少阴心经。心,主宰神明,是精神活动的中心。心经的气血充盈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当心经气血不足时,人容易感到心悸、失眠、多梦,情绪也变得焦虑不安。而调养心经,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则能有效缓解这些情绪问题,使人心绪宁静,神清气爽。

脾经与胃经,这对相表里的经络,同样对情绪有着深远的影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共同负责后天的水谷精微吸收与转化。当脾胃功能失调时,人不仅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还会伴随情绪低落、易怒等心理变化。因此,调理脾胃,保持其运化功能的正常,也是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

肺经与大肠经的通畅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人的情绪状态。肺主气,司呼吸,与外界的交流最为频繁。当肺经受阻时,人容易感到呼吸不畅、气短乏力,进而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而大肠经则负责排除体内的糟粕,如果大肠经不畅,毒素积聚,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使其变得消极沉闷。

至于肾经,作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与意志力、记忆力等密切相关。肾经的强壮,能让人精神饱满,意志坚定;而肾经的衰弱,则可能导致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因此,保养肾精,对于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样不可忽视。

当然,除了上述几条经络外,其余经络如心包经、三焦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肝经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情绪。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影响着人的情绪变化。

了解并掌握了这些经络与情绪之间的联系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来平衡情绪了。比如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外治法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或者通过练习瑜伽、太极等运动来拉伸经络、舒缓情绪;再或者简单地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情绪压力。

十二经络与情绪密码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紧密的联系。通过深入了解这种联系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身心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探索身体的奥秘,更是在寻找一种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