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长期便秘有解!乳果糖安全使用揭秘

时间:2025-04-28 10:34:09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便秘问题困扰着无数人,而长期便秘更是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对于长期受便秘折磨的患者而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乳果糖就这样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它宛如一位可靠的“肠道守护者”,为长期便秘患者带来了希望与安心。

乳果糖,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在肠道内有着独特的代谢路径。它不像我们日常所熟知的那些刺激性泻药,乳果糖进入人体后,并不会被消化道直接吸收,而是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在发挥作用。当它抵达结肠部位时,会被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分解转化为乳酸和乙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的出现,就如同给肠道环境进行了一场有益的“改造”。它们能够有效降低肠道内的pH值,营造出一个更适宜有益菌生长繁殖的酸性环境,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生存空间,进而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对于长期便秘患者而言,最担心的莫过于缓解便秘的药物会带来诸多副作用,而乳果糖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放心。它的作用机制决定了它不会对肠道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也不会干扰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长期服用乳果糖,患者无需担忧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它只是通过调节肠道自身的环境以及促进肠道蠕动来帮助改善便秘情况。很多长期便秘患者在使用乳果糖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的排便逐渐变得规律起来,而且排便过程也不再是那样痛苦和艰难,不再需要依靠强效的泻药来“强行”排便,身体也能慢慢适应这种温和的调节方式。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乳果糖展现出了良好的适配性。无论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肠道蠕动减慢导致的长期便秘,还是年轻人因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比如长期摄入精细食物、缺乏膳食纤维)而出现的习惯性便秘,乳果糖都能发挥其功效。它可以单独使用,患者只需按照医嘱或者说明书上的剂量,按时服用即可。一般来说,根据便秘的严重程度不同,服用的剂量会有所调整,但总体来说都是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

乳果糖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比如在一些因疾病因素导致便秘的患者群体中,它在配合药物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能够起到辅助改善便秘症状的作用。对于需要进行肠道准备的检查项目(如肠镜检查)时,乳果糖也常常被用作清肠药物之一,帮助患者更顺利地完成肠道准备,且因为它的温和性,患者使用起来相对舒适,不会像一些强力泻药那样引起剧烈的腹痛和不适。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乳果糖经过了多年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验证,其副作用极小。偶尔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并且随着身体对乳果糖的适应,这些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只要患者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要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乳果糖对于长期便秘患者来说,是一种可以放心使用的缓解便秘的“利器”。它以温和的方式调节肠道功能,助力患者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又避免了诸多药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当然,在使用乳果糖的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量运动以及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便秘问题,让自己的肠道健康长久地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