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家庭小药箱需定期体检!存药有讲究

时间:2025-04-25 09:35:51

家庭小药箱,作为守护家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这个小小“健康宝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导致药品过期、存放不当等问题频发,不仅可能浪费资源,更在关键时刻可能因药物失效而延误治疗,危及生命。因此,家庭小药箱也需要像人体一样,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药品并非越陈越好,相反,大多数药品都有明确的有效期。一旦超过这个期限,药品的有效成分可能会降解,甚至产生有害物质,服用后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比如,一些抗生素在过期后,其杀菌效果会大打折扣,而某些生物制品如胰岛素,过期后则完全失去活性,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风险。此外,儿童用药、心脑血管疾病急救药等关键药品,若因过期而失效,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因此,定期检查药箱中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是保障家庭用药安全的第一步。

除了关注有效期外,药品的储存条件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药品对光照、温度、湿度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些药品需要避光保存,阳光直射会导致其有效成分分解;有的药品则需要在阴凉处保存,高温环境会加速其变质;还有的药品对湿度敏感,受潮后容易结块或霉变。如果家庭小药箱中的药品随意堆放,不遵循这些基本要求,那么即使未过期的药品,也可能因为储存不当而提前失效。因此,合理分类存放,使用原装包装或密封容器,并尽量将药品置于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是保持药品有效性的关键。

随着医疗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药品市场的不断变化,家庭用药习惯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过去常用的一些药物,可能现在已经被更安全、更有效的新药所替代;或者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有了新的变化,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因此,定期整理药箱,不仅是为了清理过期药,更是一个审视家庭用药需求、更新用药知识的好机会。可以通过咨询医生、药师或查阅权威健康资料,了解最新的用药指南和药品信息,确保家庭用药既科学又合理。

在清理药箱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学会正确处理过期和不再需要的药品。简单地将它们扔进垃圾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为部分药品成分难以降解。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当地的药品回收政策,将过期药品送至指定的回收点,或者利用一些药店提供的过期药品回收服务。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避免不法分子回收再利用,危害社会。

家庭小药箱虽小,却关乎全家人的健康安全。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药品过期、存放不当等问题,确保每一份药品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医疗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让健康成为家庭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记住,关爱健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的家庭小药箱真正成为守护家人健康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