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医改迷雾:财政紧缩下的医疗变局揭秘!

时间:2024-12-16 09:31:17

在探讨财政紧缩与医疗改革的话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财政紧缩”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政府通过减少开支或者增加收入,以控制或降低社会整体的经济需求水平。这种政策通常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或是国家财政出现赤字时被采纳。

这和我们的医疗改革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医改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调整,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等。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医改的脚步从未停歇。从1998年开始的“三项改革”,到2007年提出四大基本制度,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医改始终是国家政策的重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医保支付方式的重大变革,比如DRG(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模式的推广,这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还控制了医疗成本。

但为何要进行这样的改革呢?答案在于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患者增多,未来的医疗压力不容小觑。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平衡供需关系,同时保证服务质量不下降。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我们在DRG案例评选活动中所看到的那样,虽然新的支付模式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但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到现有的体系中去,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此外,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否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即减轻看病负担、提高就医体验。

无论是面对财政紧缩还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键都在于找到一种既能满足当下需求又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应用于医改实践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