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JAMA: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时间:2024-12-03 16:14:33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因此被称为“身体的建筑师”。
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和动物,但究竟哪种蛋白对人体更有益处?终于有研究团队给出了科学结论!
近日,《JAMA》子刊发表的“Association Between Plant and Animal Protein Intake and Overal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一文表明,与肉类蛋白质相比,多吃植物蛋白可降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研究背景
高质量的蛋白质饮食可使人体获得持续的饱腹感并减少能量消耗,并通过能量负平衡方式减少脂肪含量;蛋白质还可以代替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对血压、循环脂质和脂蛋白谱以及血糖等指标的调节发挥明显的改善作用。
对于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对人体益处的比较,比如对人体长期特定原因死亡率的全面分析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总死亡率/特定死因死亡率与植物蛋白摄入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和结果
研究人员分析了饮食与健康研究中心的237,036名男性和179,068名女性于1995-2011年的饮食信息,对参与者饮食中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入量进行了统计和评估,并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了长期随访。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中,男性平均年龄为62.2岁,女性平均年龄为62.0岁。
首先,研究者对参与人群饮食中的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入量分别进行了统计,发现摄入的总蛋白质占每日总能量摄入15.3%,其中40%来自植物蛋白,其余的来自动物蛋白。
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蛋白摄入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男性平均每日摄入植物蛋白26.9 g,女性平均每天摄入植物蛋白21.6 g。
研究发现,拥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参与者更青睐植物蛋白,他们通常选择高纤维食品、水果和蔬菜作为食物,同时更加喜欢运动,因此他们往往伴随着较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相对较少的总能量摄入,不过研究发现这类参与者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有所增加。
在长达16年的随访过程中,研究者对参与人群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以及受伤和发生意外死亡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植物蛋白摄入与各种原因导致的年龄调整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相比之下,动物蛋白摄入与男性多变量校正死亡率无关。同时,植物蛋白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其他综合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呈负相关,但植物蛋白摄入与癌症、心脏病、呼吸道疾病、感染或伤害/事故的死亡率没有显著相关性。
针对参与者的BMI、随访年龄、饮酒量以及蔬菜消耗量的指标进行统计发现,植物蛋白摄入量与BMI在18.5-25之间的参与者具备更强的反向关联。
随后,研究者尝试让受试者利用3%的植物蛋白代特定来源的动物蛋白。研究发现,选用鸡蛋蛋白代替肉类蛋白时参与者的死亡率下降明显,与此同时,癌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当研究者利用3%的植物蛋白替代红肉蛋白时,男性和女性的总体死亡率均降低了15%左右。
同样,利用乳蛋白代替肉类蛋白时,也降低男性和女性的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以及中风的死亡率。但3%的植物蛋白替代白肉蛋白却与死亡率无明显关系。
可见,在不同的饮食习惯中,仅仅转换3%的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就能降低患者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死亡率!
总结
较高的植物蛋白摄入量与较低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日常饮食中摄入更高的蛋白质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摄入更多的植物蛋白可以帮助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