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写医学研究论文时如何正确引用文献?

时间:2024-11-26 10:53:34

在医学研究论文中正确引用文献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支持你的研究观点,还能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下是正确引用文献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文献


相关性:确保引用的文献与你的研究主题紧密相关。例如,如果你在研究某种新型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应该引用涉及该药物药理作用、糖尿病病理机制、以往类似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文献。这些文献可以来自专业的医学期刊、权威的学术著作或者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报告。

可靠性:优先选择来自高质量学术期刊的文献。一般来说,被SCI(科学引文索引)、Medline等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其文献的质量和可信度较高。同时,也要考虑文献作者的权威性,如领域内知名专家团队或研究机构发表的成果通常更具参考价值。

时效性:在医学领域,知识更新迅速,尽量引用较新的文献,尤其是在研究前沿课题时。例如,在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的研究中,近3 - 5年的文献能够更好地反映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不过,对于经典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即使年代稍远也值得引用。

引用文献的方式


文内引用

顺序编码制:这是最常见的引用方式之一。在正文中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如“[1]”“[2,3]”。例如:“多项研究[1 - 3]表明,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时,按照文献发表的先后顺序编号;如果是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发表的多篇文献,则在年份后用小写字母a、b、c等加以区分,如“[4a]”“[4b]”。

著者 - 出版年制:在正文中引用文献时,将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发表年份作为引用标识,如“Smith(2022)”或“(Smith,2022)”。如果是多篇文献,作者不同时,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如“(Jones,2020;Smith,2022)”;作者相同时,按文献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如“(Smith,2020,2022)”。

引用文献的注意事项


引用准确:确保引用的文献内容与你在论文中的表述一致。无论是引用文献中的数据、观点还是结论,都要仔细核对,避免歪曲原意。

避免过度引用:引用文献是为了支持自己的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堆砌他人的成果。要保证自己的研究有足够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一般来说,引用文献的篇幅不应超过论文总篇幅的30%。

正确引用二次文献:如果需要引用二次文献(即引用的文献是对其他文献的引用),应该尽可能找到原始文献进行引用。如果无法获取原始文献,在引用时要注明是二次引用,并按照相应的格式规范列出二次文献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