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如何避免在科研过程中出现拖延的情况?
时间:2024-11-25 15:52:32
以下是一些避免在科研过程中出现拖延情况的有效方法:
一、分析拖延原因
认知与反思
记录拖延行为:开始时,记录下每次拖延的情况,包括拖延的任务、当时的想法和情绪、所处的环境等。例如,当发现自己没有按照计划分析实验数据,而是在浏览网页时,记录下自己是因为觉得数据分析很枯燥,还是被其他事情干扰,或者是对数据分析的结果感到焦虑等原因而拖延。
识别拖延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分析自己拖延行为的模式。是在面对复杂任务、缺乏明确指导、临近截止日期,还是在特定的时间或环境下更容易拖延。比如,有些人会发现自己在下午容易拖延,因为午饭后身体比较疲惫;或者在面对没有具体步骤的开放性任务(如撰写文献综述)时,会因为不知道从何下手而拖延。
二、设定明确目标和计划
细化与分解
将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把科研项目或长期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小任务。以撰写科研论文为例,可以分解为确定主题、收集文献、撰写大纲、完成各个章节的初稿、修改润色等小任务。每个小任务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收集文献可以分为检索数据库、筛选文献、阅读并提取有用信息等步骤。
明确任务要求和标准:对于每个小任务,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比如,在收集文献时,规定要从至少三个权威数据库中检索,筛选出近五年内与主题相关、影响因子在一定数值以上的文献,并记录每篇文献的关键信息(如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创新点等)。
制定计划
安排任务进度: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难度,为每个小任务安排合理的时间进度。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如甘特图、日历应用等)来可视化任务安排。例如,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样本采集、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每个阶段都设定具体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用于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设置奖励机制:在计划中设置一些奖励环节,当按时完成一个小任务或一个阶段的任务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吃一顿喜欢的美食、购买一件心仪的物品),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看一场电影、休息半天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可以增加完成任务的动力。
三、营造专注的工作环境
整理空间
打造整洁有序的工作区域:清理工作空间中的杂物,只保留与当前任务相关的物品。例如,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将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软件操作手册等放在桌面上,把其他无关的文件、书籍等收纳起来,避免注意力分散。
减少干扰源:关闭手机的非必要通知,避免在工作时间频繁查看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如果周围环境比较嘈杂,可以使用降噪耳机或者寻找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工作。比如,在图书馆的独立研究室或者安静的会议室进行文献阅读和写作。
营造环境
建立工作仪式感:在开始工作前,进行一些固定的小仪式,帮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例如,泡一杯咖啡、整理好桌面后,坐在桌前深呼吸几次,告诉自己要开始工作了。这种仪式感可以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进入专注的工作模式。
培养专注的习惯:可以通过一些专注力训练方法,如冥想、番茄工作法等来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番茄工作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工作时间划分为 25 分钟的工作时段(番茄时间)和 5 分钟的休息时段,每个番茄时间专注于一个任务,避免中途被打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够提高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专注度,减少拖延。
四、调整心态和自我激励
改变方式
接受不完美的开始:很多时候,拖延是因为想要等待一个 “完美” 的状态才开始工作。要克服这种心理,告诉自己先开始做,哪怕开始做得不好也没关系。比如,在撰写论文时,不要等到有了完整的思路才开始写,可以先写下一些零散的想法和观点,然后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完善。
自我对话:当出现拖延的念头时,用积极的语言鼓励自己。例如,对自己说 “我现在就开始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做好”、“我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只要迈出第一步” 等。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强行动的动力。
内在动力和外在支持
明确科研的意义和价值:深入思考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探索未知的知识、改善医疗状况、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还是其他原因。将这些内在动力写下来,放在显眼的位置,当想要拖延时,看看这些动力,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监督:告诉同事、朋友或家人自己的科研计划和目标,请求他们监督自己。例如,可以和同事互相分享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或者让家人在自己拖延时提醒自己。此外,加入科研小组或学习社区,与其他有同样目标的人互相鼓励和支持,也能有效减少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