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论文发表常识】学术不端是怎么界定的?

时间:2024-07-05 14:25:36

学术不端,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学术领域中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它涵盖了多种违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篡改、伪造数据、不当引用、不当署名以及不当得利等行为。这些行为均违背了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乃至公共利益都构成了严重的损害。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当前高校和学术机构普遍要求论文必须经过查重处理,而知网、维普等论文查重系统则成为了常用的工具。


【论文发表常识】学术不端是怎么界定的?


那么,学术不端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

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和程度,但一般来说,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学术不端:首先,该行为必须违反了学术道德和伦理规范,即违背了学术界公认的准则和价值观;其次,该行为必须发生在学术研究领域中,与学术研究活动紧密相关;最后,该行为必须导致了不良后果,对学术研究、学术声誉或公共利益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以下是一系列被视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

  • 抄袭:未经适当引用或引用不当,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文字或图片。

  • 数据造假:涉及伪造、篡改或操纵研究数据或实验结果,包括删除、修改或伪造数据以支持预期的研究结论。

  • 多次发表(重复发表):将同一份研究成果拆分或稍作修改后重复发表为多篇文章,以获取不当的学术声誉或其他利益。

  • 欺骗同行评议: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故意提供错误信息、隐瞒重要信息或操纵评审程序,以获取不当的认可或通过审核。

  • 无授权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未经充分授权或适当引用,擅自使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数据、观点或创意。

  • 作者顺序和署名问题:不按照实际贡献来确定作者的顺序,或未经授权将他人列为作者,或故意遗漏实际贡献者的署名。

  • 研究经费不当使用:将研究经费挪用于不符合研究目的的用途,或未按规定报告经费使用情况。

  • 不当引用:故意引用错误的来源或引用他人工作时失实、曲解原意或断章取义。

  • 综上所述,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是多维度的,不仅涉及单一的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应保持高度的警惕,严格执法,确保学术研究的公正和透明,从而保护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诚信。

    以上就是关于“学术不端是怎么界定的?”的全部内容。希望阅读后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云平文化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