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第一次投稿核心期刊你必须了解的审稿流程

时间:2024-06-21 09:52:28

对于许多初涉学术研究的作者来说,向学术期刊投稿并了解其审稿流程可能会感到迷茫。特别是面对长时间的审稿等待,若对论文当前所处的审稿阶段一无所知,焦虑感可能会油然而生。为了助力广大作者更好地应对这一过程,本文将深入剖析中文核心期刊的审稿流程,帮助大家获得更为明晰的认识。


第一次投稿核心期刊你必须了解的审稿流程


当谈及核心期刊时,我们或许对“南核”和“北核”等名词耳熟能详。尽管核心期刊的评选机构和名称各异,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对刊发文章的高质量与严要求。因此,对于有意向核心期刊投稿的作者而言,不仅文章质量要过硬,还需对审稿流程有充分的了解。


核心期刊审稿的详细流程如下:

投稿环节:向中文核心期刊投稿,首先需经过一个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包括初审、外审和终审。投稿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通过邮寄方式,将打印好的纸质稿件寄送至杂志社;

2、在线投稿,通常可以通过期刊的官方网站或与中国知网的合作平台进行;

3、邮箱投稿,即将电子版的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杂志社。


鉴于部分作者对期刊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存在投稿至非法或增刊的风险,建议大家在投稿前通过“中国知网”核实期刊的版权页信息,或直接与杂志社取得联系以获取正确的投稿方式,或咨询专业的学术机构。

初审阶段:编辑部将对已登记并编号的稿件进行初步审查。此阶段主要核查稿件是否存在政治性、政策性问题,是否涉及保密或著作权等法规违规情况,并确保稿件内容与期刊的办刊方向相符。同时,还会对论文的学术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初审通常会在稿件提交后的一个月左右完成,通过初审的稿件可进入下一环节,由专家进行复审。

专家外审:为确保研究的最新性和成果的正确性,通过初审的稿件会进入专家外审阶段。杂志社拥有一支专业的专家审稿团队,他们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初审通过的稿件将以“匿名”方式发送给这些专家进行审稿。审稿专家会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审稿意见,编辑部将综合多位(通常为2-3名)专家的意见来确定外审结果。外审是核心期刊审稿流程中必经的一环,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1-2个月。

主编终审:在初审和专家外审的基础上,主编将对稿件进行最后审理,并提出拟录用的稿件清单,随后提交至常务编委会进行最终定稿。

安排刊期与见刊:经历上述审稿流程后,一旦论文获得通过,期刊将为其安排刊期。不同期刊的刊期安排时间各有差异,部分核心期刊的刊期可能会排到半年甚至一年以后。刊期确定后,接下来的流程包括清样定版、印刷出版以及邮寄刊物等,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甚至可能更长。

网上检索:核心期刊的论文上网速度因刊物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核心期刊会选择在出版后优先将论文上网,而有些则可能需要等待一个月左右才能在网上检索到。具体情况需根据刊物的实际操作规定而定。

以上就是关于首次投稿核心期刊时必须了解的审稿流程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对广大作者有所帮助。如需获取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咨询云平文化的在线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