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医药卫生类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始终遵循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及方针政策,结合我国老年人口超过1亿并逐年增加的现状,为促进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吸收借鉴国内外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全心全意为老年医疗保健专业服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8/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0126,邮发代号:2-379)。现为月刊,大16开本,72页,用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2004年获得全军医学期刊“优秀学术质量奖”。主要报道国内外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保健与康复、综述、讲座、病例报告、论著摘要、读者·作者·编者等。 读者对象为从事老年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
撰写医学论文综述的l四大常见误区和写作技巧
时间:2024-04-25 11:04:42
撰写综述对于许多医生而言,是科研道路的起点。尽管许多人曾尝试涉足这一领域,但往往面临着写作进度缓慢或作品难以发表的困境,这无疑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
然而,只要掌握写作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综述并非难事。一篇出色的综述,应当具备选题的新颖性、引用文献的高质量、文章逻辑的清晰性以及结构的严谨性等特点。
但为何许多人的综述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呢?原因在于,大部分人在写作过程中容易陷入以下四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选题过于宽泛
选题是综述撰写的第一步,其恰当性直接关系到综述的质量和价值。选题过于宽泛是许多医生的通病,这样的选题往往无法保证研究的深度,也难以突出重点,最终导致文章内容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度。
那么,医学综述的选题从何而来呢?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阅读文献以及个人的研究兴趣。为了解决选题过于宽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预先估算文献量。在PubMed等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进行初步浏览,可以大致判断可被引用的文献量。一般而言,撰写一篇参考文献数量在40至100篇左右的综述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策略二:拆解关键词,细化研究方向。通过拆解关键词,确定主题后进行细化,从大方向中找到具体的小主题,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范围应具体且不宜过大,这样才易于归纳和整理,内容也相对容易深入。
误区二:直接翻译或抄袭现有综述
国内作者在撰写综述时,普遍存在“逻辑性差”的问题,例如使用不恰当的转折词连接句子。这主要源于对现有综述的直接翻译或抄袭。
为了提高逻辑性和原创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补足与自己研究侧重点相关的最新文献,并按照新的侧重点重新组织和分析全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误区三:参考文献引用不当
选定综述题目后,紧接着需要收集大量文献,这对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然而,许多人在引用文献时往往存在不当之处,如引用过时或与主题脱节的文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
紧扣主题选择文献,确保所选文献能够有力地说明和突出主题。其他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应全部舍弃。
遵循文献引用的三个法则:优先选择核心期刊、影响因子高且5年内发表的文章;确保引用的参考文献都是自己直接阅读过的原文,避免间接引用;按照引用顺序将文献依次排列在文章末尾,方便读者查阅。
误区四:文章缺乏层次感
许多医生在撰写综述时,常常简单地将文献中的知识堆砌在一起,导致文章变成了一部“知识点速查手册”,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为了提高文章的层次感,我们可以:
强调评述性,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得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评价。
设定框架并拟定提纲,在拟定提纲时明确综述每一部分的标题和内容。这包括精读重点文献并记录其精髓,采用列表法整理信息以便组织材料时查找。
捋清思路并避免用力过猛,在写作时应尽量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理解和认可本研究的主题和设计。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一篇好的综述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在撰写综述时一定要选择性地利用文献。